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与 DIP(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作为两大重要支付模式备受关注。其中,DIP政策在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北医三院各分院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的同仁齐聚“云端”,围绕医保支付改革下的病案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本次交流以秦皇岛院区的工作经验分享为核心,旨在加强各院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不同支付模式下病案管理经验互通,共同探索现行医保支付政策下病案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秦皇岛院区的质控办王婧副主任主抓该院区病案管理工作,此次会议中王婧副主任详细介绍了院区在DIP政策下的病案管理工作实践。在结算清单管理方面,院区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成立了由医保物价科、质控办、信息科、财务部等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医保物价科全面把控流程、审核费用、上传清单并进行数据分析。质控办编码员承担清单诊疗数据的审核与修订、数据填报办法培训等工作;信息科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这种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模式,有效保障了医保结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日常工作中,秦皇岛院区的病案管理有着诸多亮点。编码员会对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进行双编目,及时修订医保诊断及手术灰码,重点监测高低倍率病组、空白病组、超支病组和特例单议病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院区还利用疾病预分组与费用预警软件,提前预估结算费用和差额,为医院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为了提升编码质量,质控办制定了科学的编码员分组方案,不同编码员负责不同科室,每季度轮换,同时要求做好编码答疑和质控记录。从编码员工作成果展示来看,修订结算清单后有效提高了医院的预估结余。
在数据分享环节,秦皇岛院区展示了2024年12月至 2025年2月的DIP盈余情况以及2025年3月的结算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省内异地点值、职工和居民患者盈亏等差异,为各院区在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调整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交流互动阶段,各院区老师积极提问、热烈讨论。崇礼院区的老师就如何高效利用软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秦皇岛院区的老师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建议。北医三院病案科李杨副主任重点分享了病案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中关键环节的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并结合院本部工作经验对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病案管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特别提醒各院区合理应用管理软件的同时务必关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家在思想碰撞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此次腾讯会议线上分享会,为各院区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秦皇岛院区的经验分享,我们看到了DIP政策下病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成果。相信在未来,各院区会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病案管理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浪潮中,携手共进,推动北医三院整体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共同开创病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