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健康园地

首页 / 健康园地 / 正文

01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

疾病本质:阿尔茨海默症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病程可长达10-20年。


发现与命名:1906年由德国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1910年正式命名。


0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疾病

目前还不清楚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几十年来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细胞死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03

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症形势刻不容缓

随着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在中国每10个65岁以上的人中就有1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中国目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约1,000万,居世界之首。预计2050年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

0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负担重

中国每年约有20.15万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中国每位患者平均每年花费约12.25万元。人均每个月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时长达到266.6个小时。

05

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征兆

疾病预警信号:记忆力下降、判断力下降、视空间障碍(如颜色距离混淆)、情绪波动、语言混乱、无法完成复杂任务等。


应对建议: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

05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65岁以老年人;

家族成员中有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

患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癫痫等;

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

06

疾病对家庭的多维冲击

情感割裂:患者逐渐失去记忆和亲情纽带,中国每年约20万患者走失。

经济与心理压力:家庭面临高额治疗费用与照护者身心健康的双重挑战。


07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双管齐下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三要素

第一步:遵医嘱按时服药

第二步:仔细观察病情进展,做好记录

第三步:每三个月门诊随访,若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生活方式干预

在家属的帮助下,患者尽可能的完成生活自理。

患者白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晚上才能安然入睡

北医三院中央党校院区

神经内科及记忆门诊安排


撰稿:任宁

审稿:李丹、赵东芳、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