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儿童身高问题系列科普2---儿童测骨龄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01    点击数:

孩子身高的增长,其实就是骨骼的生长,要想了解孩子身高增长情况,我们就需要检测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这就是通过测骨龄来实现的。那么骨龄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我们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理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代表骨骼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的出现,可以反映长骨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根据骨化中心的多少、大小及与邻近骨的关系来判断骨龄的大小。长骨分为骨干和骨端(也叫骨骺),长骨的增长就是两端骺板的生长。骺板是在骨骺与骨干交界处保留的软骨层,骺板软骨细胞有一定的增值能力,可以不断地分化、成熟和骨化,使长骨能继续生长。如果骺板完全被骨组织所代替,骨骺与骨干完全融合,也叫“骨骺闭合”,骨骼就不再增长了。

一般测骨龄的时候,要拍摄孩子左手指和手腕部的X光片,来了解其腕骨(共7块,根据年龄不断的增长,它才逐渐的出现),还有掌骨、指骨的骨骺发育。不同年龄,骨头的骨化中心是不一样。把孩子骨骼的实际发育程度和标准片来对比,然后得到的一个发育年龄就是骨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儿童的真正发育水平。骨龄不仅可以确定孩子生理年龄的大致范围,还可以通过骨龄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性成熟的程度以及身高的增长潜能。骨龄小则意味剩余的身高增长潜能大,骨龄大则身高增长潜能小。正常情况下,骨龄跟年龄应该是相当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骨龄跟年龄可能就不一致了。

如果骨龄小于实际年龄,可能与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如果骨龄大于实际年龄,则可由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等引起,也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意味着他后面的生长潜能更小。所以,根据骨龄(BA)、实际年龄(CA)和身高龄(HA,也就是身高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身材矮小。

家族性身材矮小孩子,骨龄跟实际年龄是相当的,都比身高年龄大,也就是他的身高对应的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和骨龄,意味着他的最终身高还是偏矮的。

青春发育延迟的孩子,他的身高年龄跟骨龄是对应的,都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小。意味着他后面的生长空间较大,最终身高是正常的。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骨龄小于实际年龄,但是他的身高年龄更小,所以他成年终身高是矮的。

骨龄发育提前是性早熟的重要临床表现,对于一些性早熟或者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孩子,他的身高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大,但他的骨龄更大,所以他最终的身高也不是很高。

骨龄对于儿童身高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检查身高是过高或者过低的孩子,我们都要给他检测骨龄,来看看他的骨龄跟实际年龄、身高年龄是否相符。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