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供给营养满足生长发育,促进婴幼儿正常生长,避免造成营养不良或肥胖。为婴儿选择食物对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婴幼儿喂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总结如下。
1. 婴幼儿时期的消化功能
婴儿生后消化道成熟状况可较好吸收乳类营养成分,但婴儿消化系统的发育完全成熟需较长时间,如婴儿出生时胃蛋白酶、胰脂酶、胰淀粉酶活性低或分泌不足,18个月~2岁后达成人水平,肠道菌群也在2岁左右才能类似成人。所以辅食添加中着重强调1岁之内奶为主,2岁之内宝宝饭单独作,2岁之后逐渐参加家庭饮食。
2. 添加辅食用什么?
添加辅食应该选择的食具包括:碗、匙、杯。所有食具应当像奶瓶消毒一样,用蒸锅蒸汽消毒,尤其初始添加辅食和夏秋季时。以往错误的方法是将米粉冲稀和奶粉一起用奶瓶喂食,不能起到促进味蕾发育的作用。
3. 什么是婴儿主食?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营养均衡的母亲乳汁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至6个月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需求。除母乳外任何一种食物(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都可视为辅食。
4. 婴幼儿吃什么?
液体(母乳、配方奶粉)、泥糊状食品和固体食品是婴幼儿期食品的主要形态,其中我们已经知道母乳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样强调泥糊状食品对于婴幼儿同样重要,专家称之为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发育阶段”。
5. 何时添加辅食?
婴儿4~6月龄是食物引入的“关键窗口期”,此时婴儿进食规律,每日奶量达800ml以上,夜间喂哺减少或停止,体重达6.5~7.0公斤以上,可控制头转向食物或吃饱后转开。
6. 添加辅食的原则?
由一种到多种;由谷物]蔬菜]蛋黄]鱼、肉;每加一种新食物,遵循少]多,稀]稠,细]粗的原则;蛋清可能需要在1岁后引入(因为是异种蛋白,可能会有过敏,有湿疹的宝宝更应该谨慎)。
7. 加多少?
辅食添加是一个过程,需要在4个月至12个月之间逐渐完成。
4至6个月辅食主要是种类的变化,浅尝辄止,首次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时,应只吃一口,宝宝如果没有出现皮疹、腹泻等可能过敏的表现,第2天即可少量添加,每5-10天加一种新食物。目的在于促进味蕾的发育。
6个月之后,辅食量可以逐渐增加,并逐渐加入肉泥、肝泥等,以满足铁的至7到8个月,可以将中午的奶用一顿辅食替换,但全天奶量尽量不减少。理想的方法是:午饭时,将宝宝安置在餐桌旁,用其专用就餐椅,用3个碗装宝宝的食品,其中一碗米粉,一碗菜泥,一碗肉泥,用宝宝自己的小勺喂食,每一口吃到不同的食物,让宝宝体验到食物的不同口味。不要将所有食物搅拌到一个碗里,每一口吃到都是一个味,会让他产生厌烦的。
8. 买还是自己做?
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看护宝宝的家人能力,可以购买市售的瓶装泥糊状食品,或者自己作菜泥、肉泥。
9. 如何做?
以菜泥举例:水烧开后,将新鲜切好的蔬菜放入煮5分钟,捞出后将菜直接放到食物研磨器(专用于婴儿菜泥制作)上,将蔬菜研磨成泥。不过说实话,这样的菜泥不太好吃,如果加入一个用开水烫过,剥了皮的小西红柿同时研磨,菜泥就会有自然的甜味。
10. 宝宝爱吃吗?
有一个概念称为“厌新”,已有的研究证实,10到15次接触一种新的食物后,宝宝对新食物的讨厌才会逐渐降低,所以对于新食物,宝宝会拒绝,但是需要家长保持耐心,不断努力,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尝试而放弃。
11. 添加辅食的禁忌
不可过甜、过酸、过咸、过于油腻的食物。初次添加禁忌:含有麦麸的谷类食物,如早餐燕麦;花生、杏仁等坚果;鱼类与蚌壳类食品;豆制品;含盐、糖、蜂蜜等过多的食品;注意食物的软、硬、粗、细、冷、热及味道;
1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食要定时、定点;不玩玩具,不看电视;给宝宝吃什么食物你决定,吃多少由宝宝决定,当他将头转开不吃或噗噗的吐时,不要强迫进食;重复尝试一种新食物,减少宝宝对新食物的恐惧。
13. 何时加盐,何时可以喝酸奶
一般观点认为6~8个月宝宝的辅食可以加少许盐,以保证食物的口感好吃。1岁后可以选择给宝宝喝酸奶。
14. 断母乳的方法
可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以上,或者选择宝宝10个月到12个月、天气凉爽的季节断母乳。首先制定断母乳计划;渐进式,不可突然、强制施行;先断宝宝最不专心的、易受外界干扰时间段的母乳,循序渐进;只断母乳,不断其他乳类,及时以配方奶粉来代替母乳,避免宝宝营养不均衡;逐渐增加辅食,逐渐减弱吸吮奶汁的职能;逐渐增加用杯子喝水、喝汤,用勺吃饭、吃菜的机会,淡化孩子对吸吮的心理依赖;母亲的陪伴下逐渐断母乳,以鼓励、关心,尽快让孩子超越对吮吸的需求。
15. 常见喂养误区
1)不了解配方奶粉,认为鲜牛乳更好
所有的配方奶粉都是尽可能的模拟母乳成分,比鲜牛乳更适宜宝宝吸收,2岁之内尤其不能引入鲜牛乳。
2)母奶不够,只加米粉不加乳制品
米粉是碳水化合物为主,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造成宝宝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长期喂液体食品,将泥糊状食品一齐加入奶瓶中变成液体食物
影响味蕾的发育,削弱了咀嚼功能,以致日后固体食物缺乏咀嚼。
4)加辅食就迅速减少奶量
1岁之内奶为主,保持奶量在800ml左右是最理想水平,避免过多的稀粥、果水影响宝宝奶量的摄入,造成生长发育受影响。
5)担心积食,不吃肉泥
红肉(猪肉、牛肉、肝泥等肉制品)是宝宝6个月以后食物中铁的主要来源,如果担心积食,而不吃这一类的肉制品,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从而易患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
6)喂养不定时不定点,或者看电视分散进餐的注意力
导致饮食无规律,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上述可能只总结了一部分常见问题,婴幼儿喂养是长达1~2年完成的,肯定会有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如果能在儿童保健门诊长期监测,遇到问题记录下来,等到就诊时咨询医生,肯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