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
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
国家骨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主任
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AO spine 亚太理事会理事,中国区前主席
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专业组组长
北京医师协会骨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退行性脊柱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Spine Research 》杂志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 Spine 》杂志的顾问编委
教育工作经历:
1990.9-1997.7,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
1998.9-2001.7,北京大学医学部 临床外科学专业博士
2001.8-2005.7,骨科主治医师
2005.8-2011.7,骨科副主任医师
2008.3-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脊柱中心-AO international fellow
2008.12-2009.12,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骨科
2009.8-2017.7,骨科副教授
2011.8-今,骨科主任医师
2014.8-2018.7,骨科医疗副主任
2017.8-今,骨科教授、骨科博士生导师
2018.7-今,骨科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
学术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工信部揭榜挂帅牵头专家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首发重点项目、首都特色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7 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针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精准诊疗开展了系列研究,建立完善了基于序列、骨骼、肌肉和神经的四维一体评估体系:揭示了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特点并建立了矢状位平衡的重建策略;建立了基于椎体CT值的骨密度精准评估方法及骨质疏松分级;制定了腰背肌功能的综合评估方法(PMEM分级)。
依托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开展了从结构设计、假体功能化到可降解金属合金材料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在国际上创新提出生物力学适配的椎间融合器设计理念,并将所研发的产品首次在临床应用。
研发并完成了国际首例脊柱椎板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推进了脊柱智能化手术操作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