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还是吃药?到底选打干扰素好呢,还是选吃核苷(酸)类似物好呢?对于乙肝抗病毒患者而言,真是让人纠结的问题啊!今天为您解答打干扰素与吃核苷(酸)类似物两种治疗的特点和异同。
使用IFN-α治疗应答率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传播方式、年龄、性别、感染病程、肝脏炎症活动度、血清转氨酶水平、病毒基因型、血清病毒学载量、有无肝硬化、有无抗乙肝病毒治疗史等因素的影响。
哪些乙肝患者选干扰素治疗效果好?
l 年龄轻病例优于中、老年病例;
l 非母-婴传播者优于母婴传播者;
l 女性病例优于男性病例;
l 感染病程相对短者优于感染病程长者;
l HBV基因型B型优于C者型;
l 血清HBV DNA 含量低者优于含量高者;
l 血清转氨酶水平高者优于水平低者;
l 肝脏炎症活动度高者优于活动度低者;
l 无肝硬化者优于伴肝硬化者;
l 无抗HBV药物治疗史者即初治者优于有抗HBV药物治疗史且有耐药史者。
干扰素的主要优点是不像核苷(酸)类似物,需要更多考虑是否有耐药风险,而且,干扰素有免疫介导的抗HBV作用,疗程相对核苷(酸)类似物而言较短,这些独特的优势都使得其作为有限选择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但是它不是所有患者的第一选择。
哪些乙肝患者不适合用干扰素呢?
l 肝病病情严重的病人,如乙型肝炎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l 白细胞或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一般认为治疗前NEU(中性粒细胞)计数<1 *109/L和血小板计数<50 *109/L为绝对禁忌。
l 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
l 有精神障碍、癫痫、抑郁病病史及其他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
l 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忍受本药不良反应者。
l 已知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
l 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为相对禁忌症。
温馨提示
其实呢,一切都是相对的啦,如果您作为患者或家属,对号入座一番,仍然感到难以抉择,还是来医院吧,医生愿意倾听您的顾虑,共同分析,做出选择。
感染疾病科 张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