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其特征在于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的逐渐丧失,并且是老年人衰弱、残疾和死亡的强有力因子。
肌少症分为原发性少肌症(除年龄外,无其它明显的病因)、继发性少肌症(包括身体活动相关性,如长期卧床、久坐等生活方式;疾病相关性,如心、肺、肝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营养相关性少肌症(主要是由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障碍或服用药物造成厌食等引起)。
肌少症的危害:肌少症可与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可以引起患者运动功能,失调,并导致跌倒、骨折风险增加,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需要长期照料,增加死亡风险。
肌少症主要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如下:
1.增加抗阻力运动:抗阻力运动可增加肌肉力量,保持肌肉容量,建议每周3次以上,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为宜,由于个体差异,最好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2.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占肌肉重量的20%,是合成肌肉的重要原料。老年人每天摄入1.0-1.5g/kg的蛋白质。
3.增加维生素摄入:老年人可通过日晒、食物摄取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等方式补充维生素。
4.积极控制慢性病:慢性疾病往往伴发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
5.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