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北京大学角膜病暨第五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高峰论坛完美落幕

发布时间:2018-12-13    点击数:

第二届北京大学角膜病暨第五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高峰论坛于2018年12月9日在北京东方美爵酒店完美落幕了。如果说去年会议时的北京是“长风万里送秋雁,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今年十二月初的北京则真的是“北风卷地白草折,狐裘不暖锦衾薄”了。但会场内的火热气氛与一墙之隔的会场外的严寒形成了极大反差。与会的各路角膜病大咖畅谈角膜移植手术、角膜影像和各种角膜病的诊疗,其间还穿插了精彩的病例演讲和手术展示,相信大家都会感到不虚此行。

鬼斧神工称妙手 干云蔽日见仁心

手术演示、现场直播向来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大会第一天就安排了“Doctor-X”手术公开日的直播。包括角膜、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内共6台手术进行了现场直播。来自北医三院的马志中教授、洪晶教授、冯云教授、齐虹教授、孙秀岩教授、王常观教授向在场的观众展示了“指尖上的技艺”。角膜内皮移植术、ICL植入术、导航引导下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术、Ultra-thin 角膜内皮移植术、睫状体脱离复位术、以及自体RPE移植术,涵盖了眼前后段的各类手术,有些术式更是颇具创新性。配合精彩的手术直播,会场里点评专家们同步进行解说及手术讨论,给予所有观看者一场视听的盛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现场300名参会嘉宾外,超过5000位眼科同道在线观看了手术直播,如此之大的受众也使我们更坚定了继续办会、继续办好会,继续为广大眼科同道提供角膜病学习机会的信念。

在手术直播结束后是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干眼门诊的开幕庆典和眼表新进展论坛。近年来眼表疾病尤其是干眼病和睑板腺功能障碍越来越成为影响全年龄人群眼部健康的重大问题,而干眼门诊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神州大地迅速成长,各类诊疗仪器推陈出新,基础和临床科研知识日新月异。在眼表新进展论坛中,刘祖国教授、张明昌教授、李明武教授、李海丽教授、杨燕宁教授、赵少贞教授、柯碧莲教授、接英教授对干眼病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诊疗和慢病管理做了详尽的介绍。

偷天换日联中外,断案如神辨是非

会议第二天一早迎来了本次会议的重头戏——角膜内皮移植高峰论坛。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大家期待已久的角膜移植手术专题环节开始了。大会特别邀请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开创者Mark Terry教授。他先分享了角膜移植中风险最大的、难度最高的儿童角膜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素,然后在第二场讲座中展示了他曾经在DMEK手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状况,并详细的讲解处理并发症的方法。这样的顶级大咖无私的将自己在手术中最脆弱、最囧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并告诉听者如何不重蹈覆辙,大师风范尽显。我国角膜移植领域的领头专家史伟云教授、洪晶教授、潘志强教授、黄一飞教授也专门就各种复杂角膜移植手术的设计、实施分享了各自的经验。陈蔚教授与黄挺教授分别详细介绍了PDAEK和DMEK手术,而高华教授则介绍了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内皮移植,让大家对内皮移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冯云教授和李贵刚教授则现身说法,为现场的角膜病大夫指出了成长之路。来自UCLA的SophieDeng教授是中国眼科大夫的老朋友了,她带来了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的诊断进展让大家耳目一新。各位专家对角膜移植特别是内皮移植手术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对手术菜鸟还是角膜手术高手来说,都是颇有助益的。半天时间过得太快,在场的同道们纷纷表示尚未过瘾,那紧接着的病例报告大戏正好满足了大家的内心需求。

所谓“天道以九制”,九篇病例报道也大致可以涵盖角膜病的方方面面。中午为了给大家的伙食里添加浓浓的一道佐料,病例讨论会准时开始。九位医生分享了外伤、感染、免疫等各类角膜疾病,有些病例疑云密布,让人绞尽脑汁,有些病例进退两难,让人暗暗捏一把汗,有些病例则颇为罕见,令观众们大开眼界。点评嘉宾们针对每个病例进行分析、扩展,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由点及面借病例将角膜病知识为在场所有观众全面传授。

浮光掠影知深浅,诗韵书香话古今

当天下午进入了角膜影像环节。我们往往喜欢关注最新的仪器,最复杂的影像的解读而忽视了我们每天在使用的简单工具。所以这次角膜影像学的环节“简单”到裂隙灯照相和角膜内皮镜的使用,“复杂”到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判读都有涉及。CarolKarp教授、许永根教授、张阳教授、郝燕生教授、张慧教授、袁进教授、晋秀明教授、孙旭光教授、吴洁教授和李学民教授分别就前节照相、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镜、前节OCT、OculusKeratograph、Lipiview以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从原理到操作到结果的判读做了详尽的讲解,堪称“史上最全面角膜影像学单元”。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伴随着《光明颂》的诗朗诵,洪晶教授带给与会者最大的惊喜——由她主编的《角膜内皮病》新书发布会。这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首部角膜内皮疾病的专著。洪晶教授谈到,她举办第一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学习班的时候,就曾许愿要写一本角膜内皮疾病的专著,让大家了解和学习相关疾病。一晃5年过去了,这本书如约而至。这是洪晶教授的心愿,同时也是我国所有角膜病大夫乃至眼科大夫之福。该书还凝聚了副主编孙旭光教授和晏晓明教授的心血与期许,可谓我国角膜内皮疾病诊疗集大成之作。也希望角膜内皮疾病的诊治在中国可以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为眼科大夫所掌握,这应该也是洪教授、孙教授和晏教授的初衷。

环顾方圆皆热点,兼修表里是文章

大会的最后一天,会程依然紧密。还记得上届会议也就是去年的11月份,在讨论腺病毒感染的角结膜炎时,大家讨论激烈,专家们“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但当时只有一个section的时间,大家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这届会议特别安排了完整的半天时间聚焦病毒相关眼前段疾病,让大家如偿所愿。来自北京大学的几家医院年轻的角膜病医师有备而来,对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并从腺病毒角结膜炎的流行病学、检测、诊断、治疗以及科研进展等各个角度作出了全面的报道。经过对文献的回顾和大家的讨论,在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疾病的特征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角膜也是眼前节的一部分,往往病毒疾病不仅仅侵犯角膜,同时还侵犯葡萄膜,造成葡萄膜炎以及青光眼,所以大会不仅限于角膜单个领域,把相邻组织的病毒相关疾病也做了很好的介绍,罗敏华教授、张美芬教授、晏晓明教授、潘英姿教授、陶勇教授、王丽强教授,既有角膜专业,也有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专业的几位专家把病毒相关的眼前段疾病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做了专业解读。

虎头蛇尾从来不会出现在我们的会议中,有始有终才是我们的追求,在会议的最后,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环节把会议再次推向了高潮。来自全国各地的6位眼表角膜领域的新锐向大家展示了包括深板层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羊膜移植以及眼表重建等眼表角膜经典手术的操作。精彩的手术视频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几位演示者在视频播放的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他(她)们的手术经验,最后点评嘉宾们给出了权威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手术技巧、与患者的沟通以及关注患者全身情况等。

本届北京大学角膜病高峰论坛虽已结束,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大家对于认识角膜疾病的迫切,对学习角膜移植手术的执着,对领悟专业知识的热情。大会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各位眼科同道、相关企业的帮助与支持,离不开各位专家精心准备幻灯,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奉献,当然也离不开所有到场和在线观看会议的亲人们的力挺。2019年已近,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业蒸蒸日上!当然我们的角膜病学习永不休止、角膜病事业永不停歇、角膜病论坛永不落幕!

(作者:张钦,李方烃)

分享

推荐新闻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