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几乎人人都会长。面积极小且表浅的色素痣无伤大雅,常不被留意;如果长在面颈部等重要外观部位或者面积大一些的色素痣往往让人心生芥蒂、令人担忧。
本文跟大家分享的正是这些面积较大(病变宽度在1-3厘米左右)又不是特别巨大的面颈部色素痣,对于这种色素痣,手术经常是唯一的治疗方法。然而,若一次手术完全切除后直接缝合,可能会因张力牵拉致局部组织变形、愈合不良甚至皮缘坏死导致术后瘢痕明显、邻近器官(如眼、鼻、口唇等)牵扯错位变形甚至影响功能等,效果不良;而通过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则会因为附加切口遗留较多瘢痕;通过先期局部扩张后的皮瓣转移修复更增加了治疗周期和费用;利用游离全厚皮片移植则术后色泽、质地、感觉、瘢痕等均不理想,而且取皮的供区愈合后外观不佳。
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酌情采用分期多次切除的方法治疗。
❉ 分期多次切除术定义
将不能或不适合一次直接切除缝合修复的皮肤良性病变,通过多次较小范围的切除缝合达到最终完全切除和修复的目的,最终瘢痕较小、效果良好。其原理是通过每次的适量部分切除缝合和时间间隔来不断动员和扩张病变周边的正常皮肤,从而修复较大的缺损。
❉ 大致手术步骤
▶ 术前诊断:根据病史、体征除外恶性表现。
▶ 手术设计:根据色素痣的位置、大小、形状、与周边器官的相邻关系、局部皮肤张力等因素,预计安全高效分次切除的次数(一般2-3次),设计首次病变边界内(部分)切除的面积、形状和轴线方向(综合局部皮纹、面部分区轮廓线、病变长轴方向等因素),预计最终的瘢痕位置和方向等。
▶ 首次手术:根据术前设计,并于术中加以调整,利用整形外科精细的手术方法,在边界内切除适当范围的病变,缝合伤口。
▶ 再次手术:一般距上次手术3-6个月,待术区瘢痕成熟变软、周边皮肤松弛、无明显牵拉变形之后,根据上述原则再次进行设计,进行下一次切除手术。
▶ 最后一次手术:术前设计,完整、精细切除病变,修复创面,使得最终的缝合伤口(将来的瘢痕)尽量短、方向恰当、尽量隐蔽。
▶ 每次术后必须将切除的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有异常,需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 每次术后一般7天左右拆线。
❉ 优点
▶ 每次手术及麻醉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 无需手术附加切口,遗留瘢痕较少,最终外观改善的效果好。
▶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分次切除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小。
▶ 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不影响学业。
▶ 除了色素痣,分期多次切除手术还适用于其他皮肤良性病变的整形修复,如扁平表浅瘢痕、疣状痣等。
❉ 缺点
手术次数多,治疗周期较长。
总之,对于面颈部等部位适当大小的的体表良性皮肤病变,包括色素痣、疣状痣、扁平表浅瘢痕等,整形外科进行分期多次切除修复整形术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