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什么是“跨性别”?

发布时间:2023-09-08    点击数:

跨性别符号

“跨性别”(Transgender,Trans)一词最早由德国精神病学家约翰·奥利文(JohnOliven)于1965年提出,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指代性别认同不同于其生物学性别的个体或群体,其中包括跨性别女性(Male-to-Female,MtF),即其生物学性别为男性、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者,以及跨性别男性(Female-to-Male,FtM),即生物学性别为女性、自我认同为男性的跨性别者。

跨性别者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性别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往往在幼年时萌发,在儿童时期可能尚未有明显的表现或行为异常,或仅表现为喜欢与异性为伍,产生一些儿童时代对立性别的兴趣爱好(如:男孩喜欢娃娃,女孩喜欢玩具手枪),在“过家家”等假扮游戏中扮演对立性别的形象,以及喜欢模仿对立性别形象的言语行为等。大多数跨性别者会在青春期时逐渐出现对自己身体的不接纳,例如跨性别女性会憎恨自己的胡须、喉结,听到自己的声音逐渐变粗感觉到不安,对勃起、射精等现象厌恶,甚至不希望自己长高、变得魁梧等;跨性别男性会视月经为深恶痛绝的生理周期,憎恨自己的乳房,甚至尝试用一些束胸捆绑自己的胸部使之变平。这种不接纳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产生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社交。


跨性别者的青春期表现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