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教学工作

2014年耳鼻咽喉科教学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6-03-31    点击数:

2014年耳鼻喉科教学工作在教育处大力督导下,在科主任高度重视下,在教学主任精心安排下,在全体教师和学员共同努力下,继续秉承优良的教学传统,不断改革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们圆满完成了2010级八年制本科、护理本科、1名全科医师、17名各类研究生、5名专科医师、2名进修医师的教学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组织了2批外国医学生团队在我科的参观学习。在此,按照教育处检查指标体系,对我科的教学工作做一全面的回顾。

一、教育教学组织管理

1.1组织管理体制:专人分管,分工明确

耳鼻喉科的教学工作由马芙蓉主任亲自带队,朱丽教学主任全面负责具体事务,教学秘书柯嘉及科室秘书李金红协助。教学主任及教学秘书定期参加教育处组织的教学会议及教学活动,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并将教学精神传达给科室内的教师。科内教学工作由具体教师负责,任务落实到专人,保证教学工作有组织的开展。

本科生教学:朱丽副主任负责排课、组织试讲、集体备课、青年教师的监督培训、检查并督促教师更新课件、检查性听课及与学生沟通等;李金红秘书负责课前3次提醒、每日课前提前15分钟到教室检查教师就岗和教学设备使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每次课程顺利进行,每轮教学结束后负责教学资料归档;柯嘉、辛颖医师负责出题、判卷及试卷分析;柯嘉、李涛医师负责课后与学生在网上互动及精品课程的继续建设;张萍秘书负责教学设备和教具的维护工作;各位教师认真教好每堂课。

研究生教学:马芙蓉教授亲自负责研究生的科研、理论及临床培训,刘俊秀科研秘书负责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培训。根据研究生课题方向,设定副导师,分组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更加细化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专科医师教学:今年的教学中,贯彻实行专科医师实施导师制,对4名专科医师分别指派朱丽、闫燕、潘滔、柯嘉为指导老师,要求每月至少有两次与指导老师的见面,老师在平时的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及时对专科医师进行指导。

住院医师:朱丽副主任负责,认真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期参加规范化考核。

进修医师:刘俊秀副主任医师负责,将进修医生课程与住院医师课程融合,要求并保证每周2次的集体学习,并对进修医生进行临床及生活的指导。

继教工作:科室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人员调整,由辛颖主治医师全面负责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完成了新老负责人的更替。马芙蓉老师、朱丽老师在北京市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中授课。科室人员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工作。

各类工作由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表1

1.2核心制度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本教学年在继续坚持我科以往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的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上进行了持续改进,并指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具体包括:1.本科生教学模式改革:在上一年度八年制CBL教学的试点下,今年的八年制本科学生的专科教学中全面推广CBL教学,增加CBL教学比例。2.坚持早读及科内业务学习制度:继续坚持每周五早晨的中英文双语新闻及文献汇报会,增加周二晚上的全科业务学习,增加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培养力度;3.增加主治医师的教学查房制度:安排每周一次的主治医师教学查房及专题讲座,提高主治医师查房水平的同时,增加住院医师对于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熟练操作能力。4.研究生副导师分组管理制度:研究生每月至少与导师或副导师见面一次,汇报学习进度及科研工作进展;在课题结束准备进入答辩准备环节,进行副导师分组负责,专人管理的制度,保证每个研究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就论文相关的问题与导师及副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5.专科医师指导老师制度:根据今年专科医师较多的情况,为保证专科医师的培养,特指定专科医师具体指导专科医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每次本科教学工作开始之前,都对前次的教学工作进行开会总结,扬长避短,使本科教学工作越做越好,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执行例会或座谈会、重要业务学习、疑难、典型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教学管理制度:马芙蓉主任每周五早晨亲自组织并点评研究生及青年医师文献报告会,每周全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周四下午进行教学查房、疑难及典型病例讨论,每天有三级医师参加的教学查房。

1.3人员管理

学员及学生管理:本学年进入我科进行学习的学员种类较多,由李金红统一负责记录各类学生、学员的信息,资料记录准确。科里定期与进修医师座谈,听取进修医师意见,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有记录本。每季度定期检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

导师管理:认真填写研究生情况登记表,导师、副导师资料记录齐全。研究生在临床培训阶段,每周跟导师出诊1~2次,在科研阶段,每周与导师见面,汇报进展及困难,取得导师的指导。

1.4文件档案管理

八年制本科生教学计划;研究生培养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八年制本科生实习带教资料;成绩单、试卷等文件资料齐备,对于三年内的资料归档保存。

二、培训与考核情况的落实

2.1师资考核与评估

(1)科室重视师资的培养,所有新上岗的教师均需要在全科进行试讲,请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及学生听课,指出讲课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经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八年制的教学活动,科室要实行试讲评估,授课时的科内评估及专家评估三级评估模式,及时反馈教师在授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利于他们随时改进。

(2)在今年的本科生教学中,我们采用理论授课与PBL授课、CBL授课相结合。教学前对全科的授课教师进行了两次集体备课,对去年CBL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获得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课件的更新和准备。在今年的八年制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3)主治医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学查房是考核的重点。今年规范主治医师教学活动,规定每周一次的主治医师教学查房,并对辛颖主治医师的教学查房进行了院内的考核。

(4)青年教师曾进、张绍兴积极参加了院内青年教师培训课程情况。曾经顺利通过了本学年的青年教师见习带教资格准入,柯嘉获理论带教资格准入。在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中,每次对进修医生的授课至少有3名以上的高年资医师进行教学评估,半年评估次数3次,及时上交纸质版评估结果。

2.2学生、学员科研训练

科室重视学生、学员的科研训练,学生或学员定期与导师见面,汇报科研进展及课题进度,及时发现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

类别

时间

学生类型

人员

开题

2013.12.30

硕士研究生

刘庆松、王子健、胡伟倪

开题

2014.3.25

八年制

王凯、孙世龙

预答辩

2014.5.6

2014.5.9

2014.5.12

在职博

柯嘉、李丽娟、张迎宏

八年制

鲁兆毅、赵宇

科研硕

高紫璇

中期考核

2014.9.2

八年制

王凯、孙世龙

开题

2014.9.23

硕士研究生

王洲

临床博

康伟

学生或学员每两周参加一次科研汇报会,学生与中科院化学所进行联合培养,定期与中科院化学所进行科研汇报活动,同时科室还给学生更多的科研培养和训练,定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301医院聋病研究所进行科研汇报。

2.3学生、学员的临床培训

本学年科室承担了各级各类学生、学员的临床培训工作,包括临床型博士2人,临床型硕士5人,在职临床型博士3人,八年制研究生7人,专科医师5人,进修医师2人,博士后1人,科研硕士1人,接待国际参观学生15人。

所有新进科的学生或学员,统一制定了轮转计划表,严格按照轮转计划进行临床能力的培训,适时安排门诊、病房、手术室、急诊等各项工作,教学均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亲自带教,从理论授课到临床技能培训,均由教师亲自执教。按培养方案制定各类学生、学员轮转计划并严格执行,督促学员填写《临床能力训练手册》、《登记手册》和《考核手册》并定期检查。

学生每周二晚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了解临床工作中的基本诊疗知识及进展。定期开展了青年教授授课培训、各类学员理论培训、科室业务学习及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见附表2.

指导各类学生及学员参与临床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培养记录本及轮转手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轮转计划按时完成学生能力评估表。科室教学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抢救登记本记录齐全。

根据学生的轮转周期,每季度组织1次出科考核,全年共四次。考试前将计划上报教育处,通知学员及监考教师做准备,考试包括理论及面试,考试评分表填写及时完整,相关资料备案齐全,成绩及时汇总及上报,考试后在全科总结,指出不足,以利改进。

2.4科内继教工作

科内继续教育工作由辛颖主治医师总负责,按时制定科室继续教育计划,并随堂完成教学评估。随时督促科内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及学分的录入工作,下发材料归档完整。学分录入及时规范,科室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达标率为100%。

马芙蓉、朱丽老师申报并在北京市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中授课。

教学成绩

3.1考试考核情况

考试类型

参加人员

通过率

转正考试

孙世龙、王凯、严森、郭冰艳

100%

北京市一阶段

段清川、王宇、徐驰宇

100%

北京市二阶段

段清川

100%

执业医师考试

王凯、孙世龙、王子健、胡伟倪

100%

执业医师操作

姜立伟、杜雅丽、刘畅

100%

3.2毕业、结业情况

八年制研究生鲁兆毅、赵宇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在职博士研究生柯嘉、张迎宏、李丽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科研型硕士生高紫璇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硕士学位。张伟光、闫新宇进修期满,顺利结业。

3.3发表文章

本学年学生、学员及教师积极发表文章、综述9篇,详见附表3.

教学获奖及教学改革

4.1教学获奖

1)张珂在本年度北医三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2)耳鼻喉科潘滔、谢立峰老师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教师。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继续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增加互动平台的建设。

4)学生获奖情况,见附表4.

4.2教学改革工作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目标,今年朱丽主任赴台湾参加了模拟教学的培训,并将模拟教学引入到八年制学生及临床医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我们针对耳鼻喉科解剖结构深在复杂这一教学难点,针对性的设计制作了3D数字化教学模型并采用3D打印这一较新的方式,将这一复杂的结构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获得了非常直观的教学效果。同时,在研究生及八年制学生中引入模拟器教学,将影像学数据进行重建,对帮助同学们理解解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力求做到多平面、全方位的教学方法,除了学生的理论授课,更是增加了见习的力度。在见习中增加操作技能的培训,引入CBL的病例讨论,在学生课后采用精品课程的互动答疑界面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附表1:教学组织管理任务分工表

组长:马芙蓉

成员:朱丽(教学副主任)

刘俊秀 副主任医师(专科医师、进修医师)

潘滔 副主任医师(医学生、研究生)

闫燕 副主任医师(住院医规范化培训)

辛颖 主治医师 (继续教育)

药晋红 护士长 (护理教学)

柯嘉 主治医师 (教学秘书)

李金红 技师 (教学秘书)

附表2:科室学习目录

序号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1

2014.3.7

Surgical CT Imaging Anatomy of the Hypopharynx-Larynx

郭冰艳

2

2014.3.11

人工耳蜗植入的感染问题

潘滔

3

2014.3.14

人工听骨在听骨链重建术中应用

严森

4

2014.3.18

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前庭代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凯

5

2014.3.21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of gene diagnosis

张静

6

2014.3.25

机器人辅助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微创性探究及电极植入的有效性研究

孙世龙

7

2014.4.8

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宋昱

8

2014.4.11

Frontal Sinus Drainage Pathway

刘畅

9

2014.4.15

国际鼻科学论坛内容

张迎宏

10

2014.4.18

AEP&Electrocochleography

王洁

11

2014.4.22

喉移植

谢华顺

12

2014.4.25

Genetic study of a family with Warrdenburg syndrome type 2

高紫璇

13

2014.4.29

科研能力讲座

辛颖

14

2014.5.16

Mechanism of drugs used in vertigo treatment

王凯

15

2014.5.23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刘庆松

16

2014.5.30

Laryngeal Stenosis

胡伟倪

17

2014.6.3

中耳炎突发性耳聋

曾进

18

2014.6.6

Facial nerve paralysis

王子健

19

2014.6.13

颞骨解剖

赵晓阳

20

2014.6.10

经淋巴结清扫

张绍兴

21

2014.6.20

Anatomy and CT of the Ear

赵晓阳

22

2014.6.24

新生儿听力筛查

汪敏

23

2014.6.27

The Treatment and Natural Courseof Peripheral and Central Vertigo

康伟

24

2014.7.29

前庭功能检查

刘俊秀

25

2014.7.8

内窥镜图像诊断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鹿培泉

26

2014.7.11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and laryngeal mucosal lesions

严森

27

2014.7.18

Anatomy of the lateral skull base

姜立伟

28

2014.7.25

Endoscopic transnasal approach to the pituitary

刘畅

29

2014.8.1

Tumors of Midline Central Skull Base with Bony Erosion

杜雅丽

30

2014.8.4

0-6岁儿童听力诊断及干预方案

王洁

31

2014.8.8

耳鸣和耳鸣检查

王洁

32

2014.8.22

pH-monitoring for LPRD

刘庆松

33

2014.9.9

Tracheotomy

谢华顺

34

2014.9.19

颞骨影像

赵晓阳

35

2014.9.23

耳、鼻、咽、喉睡眠相关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刘仲奇

36

2014.10.14

基本声学知识1

李兴启

37

2014.10.17

Vertigo and Dizzines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康伟

38

2014.10.21

临床常见精神障碍

张卫华

39

2014.10.24

Hoarse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

严森

40

2014.10.31

Anatomy and Imaging of the Parotid Gland

郭冰艳

附表3:科室学生及教师发表文章情况

序号

论文题目

刊名

年号

卷号

期号

种类

第一作者

责任作者

1

非鳞状细胞来源声门下区肿物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

3

研究报告

闫燕

王丽

2

Draf额窦鼻内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3

临床论著

张迎宏

朱丽

3

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修复颈椎术后难治性咽漏1例报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3

新技术

王凯

刘仲奇

4

缺血后大鼠点刺激嗅觉诱发电位研究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1

3

论著

王丽

马芙蓉

5

Waardenburg综合征II型一家系基因突变研究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

12

2

临床研究

高紫璇

马芙蓉

6

化学性嗅觉障碍模型中嗅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1

4

论著

李丽娟

马芙蓉

7

咽鼓管成形术进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8

综述

段清川

马芙蓉

8

LPR:how different diagnostic tools shape the outcomes of treatment.

Journal of Voice

2014

28

3

闫燕

马芙蓉

9

声带注射填充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7

文献综述

杜晨

闫燕

附表4:学生奖学金获奖情况

王子健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胡伟倪

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

杜雅丽

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康伟

北京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

王凯

优秀医学生一等奖学金(维信医学奖学金)

孙世龙

优秀医学生三等奖学金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