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教学工作

2013年耳鼻咽喉科教学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6-03-31    点击数:

2013年耳鼻喉科教学工作在教育处大力督导下,在科主任高度重视下,在教学主任精心安排下,在全体教师和学员共同努力下,继续秉承优良的教学传统,不断改革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们圆满完成了2009级八年制本科、护理本科、6名全科医师、17名各类研究生、4名专科医师、1名学科骨干,2名进修医师,1名国际医师等的教学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此,按照教育处检查指标体系,对我科的教学工作做一全面的回顾。

一、教育教学组织管理

1.1组织管理体制:专人分管,分工明确

耳鼻喉科的教学工作由马芙蓉主任亲自带队,朱丽教学主任全面负责具体事务,教学秘书柯嘉及科室秘书李金红协助。教学主任及教学秘书定期参加教育处组织的教学会议及教学活动,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并将教学精神传达给科室内的教师。科内教学工作由具体教师负责,任务落实到专人,保证教学工作有组织的开展。

本科生教学:朱丽副主任负责排课、组织试讲、集体备课、青年教师的监督培训、检查并督促教师更新课件、检查性听课及与学生沟通等;李金红秘书负责课前3次提醒、每日课前提前15分钟到教室检查教师就岗和教学设备使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每次课程顺利进行,每轮教学结束后负责教学资料归档;柯嘉、辛颖医师负责出题、判卷及试卷分析;柯嘉、李涛医师负责课后与学生在网上互动及精品课程的继续建设;张萍秘书负责教学设备和教具的维护工作;各位教师认真教好每堂课。

研究生教学:马芙蓉教授亲自负责研究生的科研、理论及临床培训,刘俊秀科研秘书负责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培训。

专科医师教学:专科医师实施导师制,朱丽、闫燕、潘滔、柯嘉为导师,要求每月至少有两次与指导老师的见面,老师在平时的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及时对专科医师进行指导。

住院医师:朱丽副主任负责,认真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期参加规范化考核。

进修医师:刘俊秀副主任医师负责,将进修医生课程与住院医师课程融合,并对进修医生进行临床及生活的指导。

继教工作:继续开办第22期国家级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学习班,马芙蓉老师、潘滔老师及闫燕老师在北京市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中授课。科室有8人次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健康北京”栏目中进行了大众的健康宣教。科室人员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工作。

各类工作由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表1

1.2核心制度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本教学年在继续坚持我科以往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的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上进行了持续改进,并指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具体包括:1.本科生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统一的精神,今年的八年制本科学生的专科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改革,增加CBL教学内容。2.坚持早读及科内业务学习制度:继续坚持每周五早晨的中英文双语新闻及文献汇报会,增加周二晚上的全科业务学习;3.研究生导师见面制度:研究生每月至少与导师或副导师见面一次,汇报学习进度及科研工作进展;4.专科医师指导老师制度:根据今年专科医师较多的情况,为保证专科医师的培养,特指定专科医师具体指导专科医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每次本科教学工作开始之前,都对前次的教学工作进行开会总结,扬长避短,使本科教学工作越做越好,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执行例会或座谈会、重要业务学习、疑难、典型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教学管理制度:马芙蓉主任每周五早晨亲自组织并点评研究生及青年医师文献报告会,每周全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周四下午进行教学查房、疑难及典型病例讨论,每天有三级医师参加的教学查房。

1.3人员管理

学员及学生管理:本学年进入我科进行学习的学员种类较多,由李金红统一负责记录各类学生、学员的信息,资料记录准确。科里定期与进修医师座谈,听取进修医师意见,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有记录本。每季度定期检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

导师管理:认真填写研究生情况登记表,导师、副导师资料记录齐全。研究生在临床培训阶段,每周跟导师出诊1~2次,在科研阶段,每周与导师见面,汇报进展及困难,取得导师的指导。

1.4文件档案管理

八年制本科生教学计划;研究生培养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八年制本科生实习带教资料;成绩单、试卷等文件资料齐备,对于三年内的资料归档保存。

二、培训与考核情况的落实

2.1师资考核与评估

(1)科室重视师资的培养,所有新上岗的教师均需要在全科进行试讲,请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及学生听课,指出讲课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经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八年制的教学活动,科室要实行试讲评估,授课时的科内评估及专家评估三级评估模式,及时反馈教师在授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利于他们随时改进。

(2)今年的教学重点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将传统的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向理论授课与PBL授课、CBL授课相结合。根据我们科的教学现状,我们首次采用CBL教学模式,这是在教学上的新的探索。本学年初科室派出老师学习CBL的教学模式,并请在PBL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普外科的徐智主任在全科进行教学讲解。教学前对全科的授课教师进行了三次集体备课,大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并对CBL病例进行试讲,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课件的更新和准备。在今年的八年制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在闫燕老师的CBL教学评估中,专家评估92分,王丽老师的CBL教学,在教育部教学评估中获得了好评。

(3)主治医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学查房是考核的重点。科室要求主治医师每日需带领低年资医师进行查房,每周组织至少一次教学查房,每周参加一次全科教学查房。由主任医师对其查房内容进行抽查和点评。

(4)青年教师曾进、张绍兴、张珂按时积极参加了院内青年教师培训课程情况。李丽娟、李涛顺利通过了本学年的青年教师见习带教资格准入,见习带教资格通过率100%。。康伟医师顺利完成住院总医师资格考试,并开始进行住院总医师工作。在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中,每次对进修医生的授课至少有3名以上的高年资医师进行教学评估,年评估次数7次,及时上交纸质版评估结果。

2.2学生、学员科研训练

科室重视学生、学员的科研训练,学生或学员定期与导师见面,汇报科研进展及课题进度,及时发现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

开题:临床型博士段清川,临床在职博士生谢华顺,八年制研究生王宇、徐驰宇、万苡辰。

中期考核:临床型博士段清川,临床在职博士生谢华顺

预答辩:临床型博士段清川,临床在职博士生谢华顺,八年制研究生王宇、徐驰宇、万苡辰

学生或学员每周参加一次科研汇报会,学生与中科院化学所进行联合培养,定期与中科院化学所进行科研汇报活动,同时科室还给学生更多的科研培养和训练,定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301医院聋病研究所进行科研汇报。

2.3学生、学员的临床培训

本学年科室承担了各级各类学生、学员的临床培训工作,包括临床型博士2人,临床型硕士4人,在职临床型博士3人,八年制研究生8人,专科医师4人,进修医师2人,国际级医师1人,接待国际参观学生15人。

所有新进科的学生或学员,统一制定了轮转计划表,严格按照轮转计划进行临床能力的培训,适时安排门诊、病房、手术室、急诊等各项工作,教学均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亲自带教,从理论授课到临床技能培训,均由教师亲自执教。按培养方案制定各类学生、学员轮转计划并严格执行,督促学员填写《临床能力训练手册》、《登记手册》和《考核手册》并定期检查。

完成国家级继教项目第二十二期高级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按时上交了各种电子版文件(①国家级项目执行情况汇报表②课表③通知④考题⑤通讯录⑥教材使用情况表)。

学生每周二晚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了解临床工作中的基本诊疗知识及进展。定期开展了青年教授授课培训、各类学员理论培训、科室业务学习及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见附表2.

指导各类学生及学员参与临床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培养记录本及轮转手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轮转计划按时完成学生能力评估表。科室教学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抢救登记本记录齐全。

根据学生的轮转周期,每季度组织1次出科考核,全年共四次。考试前将计划上报教育处,通知学员及监考教师做准备,考试包括理论及面试,考试评分表填写及时完整,相关资料备案齐全,成绩及时汇总及上报,考试后在全科总结,指出不足,以利改进。

2.4科内继教工作

科内继续教育工作由古雅兰老师总负责,按时制定科室继续教育计划,随时督促科内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及学分的录入工作,下发材料归档完整。学分录入及时规范,科室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达标率为100%。

承担并组织第22期国家级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学习班,马芙蓉老师、潘滔老师及闫燕老师在北京市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中授课。王丽老师、朱丽老师申请了院内的继续教育讲座。

教学成绩

3.1考试考核情况

转正考试:临床硕士研究生王子健、刘庆松、胡伟倪,专科医师赵晓阳顺利通过转正考试,通过率100%

北京市一阶段:住院医师宋昱顺利通过,通过率100%

北京市二阶段:住院医师杜晨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通过率100%

医学部一阶段: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康伟通过医学部一阶段考核,通过率100%

执业医师考试:康伟、王洲、刘庆松通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100%,另有王子健、胡伟倪、赵宇、鲁兆毅、孙世龙、王凯参加了本年度的执业医师考试。

3.2毕业、结业情况

八年制研究生王宇、徐驰宇、万苡辰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型博士研究生段清川,临床在职博士研究生谢华顺,顺利通过毕业答辩,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其中王宇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万苡辰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毕业生称号。

进修医师邱新峰进修期满,顺利结业。朝鲜籍医师申铁雄学习期满回国。骨干医师霍占江顺利结业,葛艳芳、葛佳博进修期满,顺利结业。

3.3发表文章

本学年学生、学员及教师积极发表文章、综述12篇,详见附表3.

附加项目

1.张珂在本年度北医三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2.耳鼻喉科在被年度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优秀集体三等奖”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继续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增加互动平台的建设。

4.积极参加教改会议,根据新的教学内容,制定新教改方案,完成北医三院教改课题“模拟设备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动模拟教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5.学生获奖情况,见附表4.

附表1:教学组织管理任务分工表

任务分工

负责人

联系方式

本科室

柯嘉

13810517083

研究生

朱丽

15611908356

住院医师

柯嘉

13810517083

专科医师

李金红

15611908891

进修医生

刘俊秀

13439607635

继续教育

古雅兰

82266076

附表2:科室学习目录

时间

内容

姓名

20130301

发声的空气动力学

刘庆松

20130305

临床科研能力培养

赵明辉

20130308

真菌性鼻窦炎

胡伟倪

20130312

颈静脉球瘤

辛颖

20130315

大脑皮层电位

王子健

20130322

声音传导

王凯

20130329

颞骨骨折

孙世龙

20130402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汪敏

20130412

耳鸣的现状与前景

段青川

20130416

中耳炎手术

宋为明

20130419

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

万苡辰

20130426

鼻内镜颅底手术解剖

王宇

20130507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朱丽

20130510

非综合征性听力下降

徐驰宇

20130528

颞骨岩尖病变

张绍兴

21030531

ART

高子璇

20130607

听力的发育

鲁兆毅

20130614

前庭功能

赵宇

20130625

鼻科急症处理

朱丽

20130628

鼻窦球囊扩张术

胡伟倪

20130705

基因测序

徐驰宇

20130712

鼻腔鼻都影像学表现

王凯

20130721

头颈部肿物与HPV感染

刘庆松

20130726

Usher综合征

王宇

20130813

BAHA

马芙蓉

20130816

梅尼埃病

康伟

20130823

功能性MRI

王子健

20130827

分泌性中耳炎

张珂

20130830

振动声桥

王宇

20130913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切除

刘仲奇

20130906

胚胎发育及腮裂疾病

刘庆松

20130913

基因测序

高子璇

20130924

风湿病在耳鼻喉科表现

刘湘源

20130927

腮腺及良性肿瘤的表现

赵晓阳

20131011

中潜伏期电位

鲁兆毅

20131022

咽喉头颈影像学

王丽

20131025

咽旁间隙肿瘤

胡伟倪

20131101

等离子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王子健

20131108

鼓膜穿孔及鼓膜修补术

王凯

附表3:科室学生及教师发表文章情况

1. 张迎宏,朱丽,张珂。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与皮肤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2.

2. 王宇,潘滔,周娜。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电生理特征及其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评估价值,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

3. 王宇,刘俊秀,刘仲奇。下咽及食管上段巨大异物1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3.

4. 万苡晨,闫燕,马芙蓉。咽喉反流的机制及诊断方法,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2.

5. 万苡晨,闫燕,马芙蓉。咽喉反流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2.

6. 段清川,刘俊秀,方祎,马芙蓉。利多卡因对大鼠耳鸣模型听皮层抗坏血酸变化的影响,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2.

7. 潘滔,王子健,柯嘉,张珂,马芙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型和分期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2.

8. 李娟,闫燕,王丽,马芙蓉.扁桃体切除术引起嗓音改变的研究.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399-401.

9. 万苡晨,闫燕,王丽.伴多项疾病基础疾病的颈深部脓肿2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906-907.

10.闫燕,段静明,王丽,马芙蓉.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观察.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20):541-543.

11.柯嘉,马芙蓉.耳科手术电钻在骨质钻孔中的产热研究.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9).

12.潘滔,王子健,柯嘉,张珂,马芙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1期和分期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27卷22期1227-1231.

13.潘滔,王宇,鲁兆毅,王子健,马芙蓉.人工耳蜗植入后EABR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年第11卷第2期.171-175.

14.王宇,潘滔,米思,马芙蓉.(潘滔,通讯作者)中文版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的建立及其信度检验.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05

15.王宇,潘滔,周娜,马芙蓉。(潘滔,通讯作者)EABR的电生理特点及其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临床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2013,1,(27)8-12.

附表4:学生奖学金获奖情况

王宇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万苡辰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杜雅丽

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

赵宇

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等通用电气奖学金

高紫璇

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奖学金二等奖

鲁兆毅

北京大学优秀医学生三等奖学金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