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小常识 > 正文

儿童食物过敏该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0-07-06    点击数: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食物过敏影响了许多婴幼儿、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正确的诊断儿童食物过敏一方面帮助过敏儿童正确回避致敏食物。另一方面排除食物过敏,避免过度饮食回避带来的营养障碍风险,后者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更重要的意义。

食物过敏定义:食物过敏是暴露于某种特定食物时出现的由特异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健康影响,也可定义为由食物引起的对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在接触某种特定的食物时可重复发生,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诊断食物过敏需要哪些要素呢?

1、 详尽的病史:一份详细的病史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是否符合食物过敏诊断,并且对于诱发食物有非常重要的信息提示意义。

比如:患儿有哪种或者哪几种食物诱发了食物过敏反应?

是以怎样的方式摄入的?

患儿出现症状的年龄?

反复接触可疑食物症状是否有可重复性?

从进食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是多久?

出现的过敏反应具体是表现什么样的?

以及有无其他诱发因素(运动、药物等)?

家族中有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2.实验室检查:最常见的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是将一滴过敏原提取物滴在前臂内侧表面,通过刺针刺入皮内。此方法可靠性,安全性,方便和低成本。是食物过敏诊断常用检测方法之一。通常皮肤点刺结果硬结直径越大,与食物激发试验相关性越高,持续过敏可能越大。但是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并不代表患儿对该食物存在过敏。检测结果受环境、皮肤状态、药物以及多种因素影响,故敏感性强,但是特异性不高。而婴儿因为前臂肥大细胞分布较少,皮肤点刺试验敏感性更低。

血清特异性IgE(serum food-specific IgE,sIgE):应用Immuno CAP 变应原检测分析仪检测血清变应原,对sIgE进行定量检测。此检测不受服药、进食等因素影响,在临床中应用普遍。但是患儿检测若特异性IgE升高,只能说明该患儿存在致敏状态,不能仅以此单一检验结果就说明患儿存在该食物过敏。临床中IgE监测意义较大,特异性IgE水平越高,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动态监测特异性IgE,对于判断耐受有指导意义。

2、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ral Food Challenge,OFC):双盲安慰剂对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DBPCFC)从1976年被提出以来,其一直被誉为诊断食物过敏的 “金标准”。但是专家们发现,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或单盲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的结果在特定条件下同样可被接受,并且也同样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或否定患者对某种食物存在过敏反应,且可以获得引起临床过敏反应症状所需的食物的最低量,还可以应用于食物过敏患者随访过程中以判定患者对食物的耐受情况。对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或者有IgE介导食物过敏儿童,OFC有诱发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甚至有危及生命风险,故一定要在密切监护和有经验专业团队才可进行。

当患儿诊断食物过敏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严重过敏患儿:曾经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或者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高风险患儿,有条件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第一时间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若寻求急诊科或者急救车帮助,请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本人为过敏患者。

2、饮食回避:对于已知过敏的食物成分,严格避食。

1):除了致敏食物本身外,还包括含有致敏食物成分的各种加工品。如牛奶过敏患儿,需要同样避食酸奶,避食含奶饼干和饮料等。如鸡蛋过敏患儿,同样需要避食奶油、鸡蛋挂面等。

2):不食用配料或者成分标注不明食物。

3):对于致敏食物,除避免口服外,还包括避免皮肤接触,避免接触角膜和鼻腔黏膜。

3、营养素补充:对于不过敏的食物,鼓励积极进食,避免扩大范围的盲目避食从而导致患儿营养障碍问题。

4、食物过敏患病期间,及时就医,按时服药,避免远途旅行。

5、平素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儿童食物过敏问题,是日益被重视的话题,然而正确的诊断是我们长期管理食物过敏儿童至关重要的前提。不要因为一张化验单随意诊断一个儿童食物过敏,也不要对于出现过过敏症状的儿童同样因为一张化验而否认了食物过敏的诊断。

正确诊断才能让可疑过敏儿童得到正确指导。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