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
本检测用于辅助诊断有胃病症状的患儿是否感染了胃幽门螺旋杆菌。胃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已经证实多种抗菌素能够抑制或杀灭胃幽门螺旋杆菌并有助于溃疡的治愈。临床上可结合本检测、胃镜检查结果极其临床症状确认病情,便于早期治疗。
临床症状有上腹部反复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嗳气、反酸、长期慢性腹泻、腹痛的儿童,还有与有上述症状儿童密切接触的家长都需要检查。
二.小儿腹痛是怎么回事?
腹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肚子疼,主要有两大类疾病引起,一类是阑尾炎、肠梗阻、胃肠穿孔等需外科手术的急病,这种情况占少数,更多见的一类腹痛是内科疾病造成的。
有的孩子常在吃饭时或饭后叫嚷肚子疼,或者本来好好的,突然出现肚子疼,甚至捂着肚子打滚,大哭大闹,问他哪个部位疼,往往指肚脐眼周围,不发烧、不拉稀,卫生习惯较好。肚子软软的,不胀,没有固定的部位怕按压,轻轻揉一揉,肚子反而舒服。一般10-20分钟就不疼了,玩耍如常。这就是“肠痉挛”,这种病是人体对食物中某些成分或者天气寒冷等的过敏反应,肠壁肌肉的持续痉挛或者蠕动增强而引起,一般来说,肠痉挛引起的肚子疼缓解很快,可以不吃药不打针、轻揉腹部或放置暖水袋可减轻腹痛。有的孩子经常在饥饿时或饭后肚子疼,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或脐周,平时爱吐酸水,经常打饱嗝,或者突然排柏油样大便,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有的孩子肚子疼伴有发烧、咳嗽、或者腹泻,可能是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所致。卫生习惯不好的孩子,阵阵腹痛,有可能有蛔虫。有的孩子皮肤尤其是双腿出现皮疹几天后,开始有肚子疼,要注意过敏性紫癜。有的孩子剧烈运动后,发生腹痛,甚至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这是缺乏锻炼,胃肠道急性缺血引起,歇一会儿便可缓解。
如果小儿持续肚子疼超过2个小时,或者发作频繁,腹部怕按压,腹胀明显,呕吐次数多并伴有发热时,可能是外科疾病,应立刻去医院。
正在步如青春期的女孩子,如果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肚子疼时,要注意可能有妇科疾病。
总之,腹痛的原因很多,甚至糖尿病、肿瘤、癫痫、心脏疾患、肾脏疾患、结核病等全身性内科疾病都可引起腹痛,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腹痛时,一定要来医院就诊,在大夫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腹部B超;胃镜;消化道造影等,以明确诊断,进行治疗,使您的孩子不再受肚子疼的困扰。 三.小儿“拉肚子”怎么办?
孩子“拉肚子”医学上称为“腹泻”,主要指大便的次数比平时多,一般一天超过3次,还有大便的性状与平时不同,有的是水样便,有的像蛋花汤样,有的是脓血便,有的有许多泡沫,有的大便水分与有形成份分离,有的是鲜血便。腹泻从病程长短来分:分为急性(两周之内)、迁延性(两周至两个月)、慢性腹泻(两个月以上)。从病因分: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腹泻的情况,首先应该马上留新鲜大便到附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果大便有较多白细胞和红细胞,孩子发病在夏季,起病比较急,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可能是痢疾或其他细菌性肠炎。如果大便有较多红细胞,孩子哭闹不安,面色不好,要注意肠套叠可能。大便正常或仅有少量白细胞,孩子在秋冬季发病,先吐后拉,有发热,可能是病毒性肠炎。上述情况均需要马上就诊。孩子如果不满半岁,母乳喂养,大便次数多,但大便检查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满意,智力发育正常,可能是生理性腹泻,添加辅食后可好转。另外,受凉、饮食不当、过敏都可引起腹泻,大便也检查正常,去除诱因后可好转。其次要注意孩子在腹泻同时出现尿量少、哭时眼泪少、皮肤发干、口腔发干、前囟、眼窝凹陷的情况,可能存在脱水,也需要马上就诊。
如果孩子腹泻时间已经很长,一定要上医院,彻底检查,不要自行用药,耽误病情。
孩子腹泻后,不要乱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加重病情。饮食上可给予大米汤、小米汤、熟胡萝卜水、熟苹果水等辅助治疗。小婴儿注意勤换尿布,防止尿布疹。
四.小儿生理性腹泻?
小婴儿所谓"生理性腹泻",实际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乳糖不耐受。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母乳中含有较多乳糖,而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乳糖酶水平较低,母乳或配方乳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渗透压增高,肠排空加快,另外,乳糖还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所以出现腹胀、排气增多、腹泻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二是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儿童过敏历程中的第一步,母乳喂养儿也存在食物过敏的情况。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的某种饮食,可以导致胎儿宫内致敏,孩子出生后,母亲再次食用该食物时,孩子可通过摄入母乳再次接触该食物的抗原,出现过敏反应,可表现为湿疹或腹泻、便秘。通过对孩子的过敏原检测,可以找出过敏原。如果孩子的症状不重,鼓励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特别要注意避免食用会引起孩子过敏的食物。另外,母亲乳汁的脂肪含量过高也可引起孩子对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腹泻。
五.小儿胃镜检查是怎么回事?
在看病的时候,大夫一提到要给孩子做胃镜检查,家长们往往很难接受。但如果对以下问题有所了解,可能会对家长的决定有一定的帮助。
1.为什么要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食管、胃、部分十二指肠的情况,比如:这些地方有没有炎症、糜烂、出血,长没长肿瘤,有没有胃酸、胆汁反流到食道,有没有解剖结构的异常,有没有狭窄、梗阻等等。胃镜检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治疗,比如:胃或十二指肠有出血时,可以通过胃镜帮助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止血或者通过胃镜来喷洒、注射药物来止血。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狭窄可通过胃镜来扩张。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孩子可以通过胃镜注射药物防止反复出血。另外,有的孩子不小心吞食了异物,在短时间内可通过胃镜取出。如果孩子长期反复出现腹痛、呕吐、不明原因消瘦、不明原因贫血、大便发黑等情况时,就需要及时就诊,取得的大夫指导,做胃镜检查。
2. 消化道造影能代替胃镜吗?因为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不能互相代替。孩子具体应该做哪项检查最合适,需要咨询大夫。
3. 胃镜检查痛苦吗?胃镜检查时,镜身需通过口腔进入胃,所以在大夫进镜子时可能会有一过性恶心的感觉,很快会缓解。进镜后可能有些腹胀的感觉也很快会缓解。做胃镜检查前大夫会给予咽部局部麻醉。
4. 在检查前后注意什么?检查前的一顿饭不要吃。检查后咽部不麻时,即可进食。检查后可能排气、打嗝比较多。但很快会缓解。
5. 多大孩子可做胃镜?从新生儿到16岁儿童都可接受胃镜的检查。
六、小婴儿便秘怎么办?
小婴儿便秘可能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外科情况,如先天性巨结肠会有便秘表现,但此类婴儿生长发育往往受到影响,除便秘外还会有腹胀、贫血、呕吐等表现。这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另一类是内科情况,即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动力差,输送食物时间长或者肛门括约肌收缩的能力差有关。如果存在食物过敏会加重肠道动力差的状态,也会出现便秘的情况,或者与腹泻交替出现。功能性便秘解决的办法如下:一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按时让孩子排便,培养孩子排便意识。二是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这个时期可在水中可加入梨汁、西瓜汁、蔬菜汁,利于排便。三是进行腹部按摩,从右腹部开始至左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手法要轻柔,每次5-10分钟,每天一到两次。四是给孩子做操,增加活动量。不建议经常使用肥皂头,因为这样会影响肛门收缩肌功能。若不见效,请到医院检查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