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医师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9-18    点击数:

       “北医三院”骨科创建于1958年,在杨克勤教授、张之虎教授、党耕町教授、刘忠军教授、李危石教授五代科主任的带领下,历经67载已发展成为学术地位居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骨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单位、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骨与关节精准医学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度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骨外科学第一名,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位列第四名;近五年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名位居全国第四名。骨科编制床位330张,2024年开展手术超16000例,其中脊柱畸形、肿瘤、寰枢椎畸形、胸椎管狭窄症、复杂关节置换、四肢骨缺损重建等疑难重症超1800例,平均住院日5.44天,医疗效率、疑难程度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北医三院骨科在加强自身医、教、研发展和科室文化建设的同时,具有强烈的骨科专业国家继续教育责任感,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唯一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同时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能力建设和继续中心骨科专项能力培训教学基地,30余年累计培养超过3000名进修医师,遍布全国32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其中超过500位已成为科室主任,近50位成为所在医院院长,1名成为医科大学校长,为中国骨科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随着骨科专业的发展和不断细化,也为了更好的适应差异化需求,北医三院骨科的继续教育和进修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可供选择的有一年制进修、半年专科进修(脊柱、关节、创伤),目标是为原单位培养学科骨干和后备人才,现开展骨科进修培训学员的招募与选拔。



进修人员报名条件

医师报名应具有: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

进修期限:6个月、12个月

报名途径:

进入北医三院官网-点击“教学科研”-选择“教学管理系统”-进入“进修人员报名”界面填写进修医报名表。

https://edu.puh3.net.cn/

       目前骨科设有脊柱、关节、创伤三个亚专科。脊柱外科是国际一流、国内规模最大、专业方向最齐全、学术地位权威的脊柱疾病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心。关节外科是国内最大的关节疾病诊疗中心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精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国内领先。创伤外科是北京市首个创伤中心的牵头单位,致力于严重多发创伤、骨髓炎骨缺损诊疗的技术攻坚。骨科拥有脊柱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骨与关节精准医学中心、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等基础研究、医工结合与转化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57项,临床转化6000万元。进修学员在骨科进修期间,将获得医疗、教学、科研全方位能力提升。


脊柱亚专科简介


颅椎组


       北医三院骨科对脊柱颅椎区疾病诊疗的经验积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三十年来对于颅椎外科疾病的认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提出了很多开拓性的理念和创新性的治疗方法,手术疗效不断提高、风险逐步降低。目前,北医三院骨科已完成颅椎区手术超过5000例,居全国首位,诊治水平世界领先,根据北医三院病例经验建立的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决策分型已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很多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改良Magerl术(即后路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术)和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联合后路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已成为被载入专业教材的经典术式。近年来颅椎专业组更尝试开展了多种新的特色手术,包括:针对巨大骨缺损的3D打印辅助枕颈固定术、显微镜下复杂畸形的前后路减压手术、术中导航辅助的前路齿状突切除术、微创通道下后路寰枢椎固定术等。


颈椎组


       北医三院颈椎专业组是国内最早进行颈椎病外科治疗的中心之一,目前已积累了超过3万例的手术治疗病例。“颈椎病的系列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颈椎专业组每年手术病例超过2500例,平均住院日约3天,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如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国内最早开展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技术(2)开展颈椎严重畸形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先天性颈椎后凸、侧凸畸形,通过创新术式、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疗效。(3)在国内较早开展旨在保留颈椎功能的颈后路椎板成形术系列改良,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疗效,实现加速康复。


脊柱组


       脊柱组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收治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胸椎管狭窄症等复杂疾病。目前拥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脊柱组以脊柱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转移瘤手术加多学科综合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涵洞塌陷法”360度环形减压术,以及胸腰椎微创手术为专业特色。脊柱组具有严谨的专业组查房、多学科联合查房和教学讲座。手术操作涉及全脊柱,颈胸腰椎多种手术入路。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可为您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腰椎组


      在退变性胸腰椎间盘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严重脊柱畸形等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对复杂胸腰椎翻修手术、重度滑脱复位技术、胸椎管腹侧减压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近些年脊柱微创技术如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脊柱内镜下神经减压术等,发展迅速。

      腰椎组承担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包括脊柱3D打印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超2000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


畸形组


       北医三院骨科是国内较早开展脊柱畸形矫正治疗的中心之一,自本世纪初开始,分别针对陈旧创伤性胸腰椎后凸、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等疑难病症进行矫形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陈旧结核性角状后凸的治疗难度和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脊柱畸形专业组由李危石教授担任组长。专业组治疗包括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性、神经纤维瘤病、综合征性、退变性等各种类型侧凸畸形,以及休门病、强直性脊柱炎、陈旧骨折性、陈旧结核性、医源性等各种类型后凸畸形。

脊柱创伤组


       脊柱创伤专业组在科室六十五年来成功开展脊柱创伤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专业组团队进一步提升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脊柱创伤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流程诊疗服务。专业组由姜宇副教授担任组长,李彦副教授为核心成员,专注于脊柱创伤、脊髓损伤的综合治疗。

       未来,脊柱创伤专业组将继续秉承北医三院骨科"厚德仁术,求是拓新"的传统,深度融合多学科协作(MDT)与数字智能技术,汇聚一流人才,积极拓展基础与临床研究,力争打造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脊柱创伤诊疗中心,为脊柱创伤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助力我院骨科脊柱外科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节亚专科简介

关节组


       北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研究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是国内少数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中心之一。

       1991年,成立了关节外科专业组,是国内最早成立关节外科专业的中心之一,是国内最早开展膝关节置换术(1985年),单髁膝关节置换术(1992年)和髌股关节置换术(1992年)的中心之一,并在国内最早开办了膝关节置换学习班(1995年)。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8年,成立骨科关节亚专科,在医工结合假体设计、3D打印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显著。田华教授作为牵头专家、北医三院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制定了国家卫健委2022版“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规范”。


创伤亚专科简介

创伤组


      自1958年以来,骨创伤的治疗就贯穿在北医三院的发展史中。1999年,在党耕町教授倡导下,创伤骨科专业组成立,组长由周方教授担任。现任创伤骨科主任是田耘教授。创伤骨科以四肢创伤、脊柱骨折为重要治疗方向,在四肢骨缺损、髋部骨折、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方面处于先进水平。创伤骨科已参与编写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5项。已培养研究生33人,其中博士24人。


研修管理

1.进修学员的招生、结业等由骨科、北医三院教育处统一办理,由教育处和科室协同管理学员的日常工作生活;

2.考核评定合格者按时结业时授予结业证书;优秀学员颁发优秀进修医师证书;

3.进修费用收取标准参照医院进修教育收费标准;

4.研修期间原则上不得请事假,特殊情况请假需科室签署意见后由教育处审批;

5.研修期间不接受提前结业;因故需中途结束研修需提交终止申请和原单位开具加盖公章的证明,教育处批准后可于提出申请的下一个自然月开始结束研修;提前结束研修者不予颁发结业证书,费用不予退还;

6.住宿:自行解决(教育处另配备一定数量学员公寓,报到时由医院教育管理部门分配)。 


结业证示例


优秀进修医师证书示例


进修期间相关问题最终解释权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核心组为准。

如有未竟事宜,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联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学组:

联系人:张振会

联系电话:15611908821     

工作时间:上午:8:00-11:00       下午:14:00-17:00

邮箱:puth_ortho@126.com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