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泌尿外科)迎来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泌尿外科的全体医护团队、进修医师、研究生们汇聚一堂,共同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齐心展望新一年的辉煌篇章。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教授、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教授开场致辞,由泌尿外科主任张树栋教授主持,回顾了泌尿外科在医疗、科研、教育不同领域取得的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指明全新的方向。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和奉献。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体泌尿外科成员能够继续保持拼搏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同时,也要注重个人职业发展,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本次总结会特别邀请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运动医学科王健全教授,为大家带来学科建设方面的深度分享。樊教授以其多年在神经内科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积累,分享了从科室宏观架构设计到核心学科发展规划的宝贵经验;王教授则结合运动医学科的发展实例,详细阐述了在管理细节优化、团队协作提升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泌尿外科党支部继续以明确的分工、严谨的计划开展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每周五学习廉政纪律、有序发展党员,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以党建促发展,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在疑难病诊疗提升与学术团队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科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医疗服务创新与提升
2024年度门诊接诊107118人次,急诊接诊11985人次,手术5366例,平均住院日5.08天,机器人手术664例,肾癌瘤栓手术84例。同时,北医三院泌尿外科荣获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奖二等奖/三等奖、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二等奖、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奖2项、病房优秀病案二等奖、门诊优秀病案二等奖与优秀奖。
目前泌尿外科共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人,全科共35人获得临床带教资格,其中26人获理论授课资格。本年度获得北医三院教学优秀科室三等奖、北医三院优秀教师奖、北医三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病历指导教师奖、北医三院优秀班主任奖、北医三院APP专项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科研突破与项目立项
2024年泌尿外科发表中英文文章61篇:Q1区文章19篇,Q2区文章10篇;获得科研项目资助15项:国家级2项、省级2项、区级2项、校级1项、院级7项、学(协、基金)会1项;获得专利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群策群力,同心共进
在本次科室大会中,围绕医、教、研三个主题进行了更实际的交流和探讨:提升病房利用效率的草案围绕当前资源使用现状,张帆教授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床位管理、有序安排机器人手术来提高服务效率;前列腺增生亚专业发展经验报告,刘可教授回顾了近年来激光技术的进步与诊疗模式的优化,为进一步提升亚专业建设水平指明了方向;进修医师、研究生培养管理新则讨论围绕优化培养模式展开,叶剑飞教授、葛力源教授探讨了如何完善考核机制、加强临床实践指导、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教学的综合素质;临床科学家经验分享环节中,林浩成教授结合自身科研与临床工作的经历,深入剖析了如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及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讨论聚焦于加强团队科研素养,刘茁教授分享了院内高水平的科研优质案例,为如何强化自身科研实力提出了新启示。
泌尿外科遴选出12名在2024年度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个人,由科室领导亲自为获奖者颁发奖项。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在医疗、教学、科研、护理方面勤恳实干的高度认可,也传递出对未来继续奋斗、再创佳绩的殷切期望。
总结会最后,泌尿外科主任张树栋教授指出,在当前医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既存在巨大的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新的一年里泌尿外科要把握发展契机,依托医院平台和技术优势,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未来,科室将继续以机器人手术和肾癌瘤栓为核心特色,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机器人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在复杂疑难病例中已体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高难度肾癌瘤栓的诊疗中,逐渐成为科室的特色领域,应继续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创新研究来巩固其地位。张树栋教授对全科人员提出期许:2025年要继续发扬北医三院的务实精神,勇敢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