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普外科护理发展,激发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兴趣,提升临床护理专业水平,2025年3月28日,北京护理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办了第二期护理查房,主题为“护理视角下的微创奇迹”。专委会全体委员、各级医疗机构普外科护理管理者及骨干共100余人参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孙巧玲护士长主持。
北京护理学会普外科专委会韩斌如主任委员致开幕词,她强调本次查房旨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视听结合+医护联动”的方式,共同学习腹腔镜下改良C管技术的护理要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腹腔镜改良C管技术的临床探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医学博士张铃福主任医师系统地介绍了腹腔镜改良C管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探索、技术要点及与之相应的护理关注点,重点解析了C管结构的改良、缝合固定的创新并通过视频形式展示了在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改良C管技术的5个应用探索。张铃福主任所带领的医疗团队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护理人。
腹腔镜改良C管术后护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主管护师何佳美,从胆道的核心功能及改良C管手术后患者带管时间短、胆漏发生率低等角度,解读了C管的观察要点、固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据C管三腔引流液不同性质判断管路位置。同时,展示了围绕新术式、新技术的开展,护理团队与时俱进获批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胆道测压方法,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患者的耗材费用,让患者获益。
案例分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主管护师赵贺,分享了一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C管引流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涵盖了术前、术后以及出院后延续期三个阶段。她详细阐述了病情观察、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要点,并展示了改良C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实现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诊疗费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
学术碰撞,共话未来
讨论环节围绕“微创技术普及对护理专业化的挑战”这一主题,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陆潜教授针对C管的适应证以及三腔C管的核心意图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孙巧玲护士长结合胆道解剖结构及临床应用效果给予专业的解答。讨论聚焦于引流管材质的选择、延续性护理方案等多个维度,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周玉洁总结指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涌现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这些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展现护理专业的独特性,帮助护理人员在护理领域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持续推动护理工作的创新与进步。这不仅促进了普外科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推动了普外科护理专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