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感悟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情怀,进一步激发支部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担当,北医三院内分泌科党支部于2025年10月19日组织支部党员前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以“感受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阳和平教授全程参与并深情讲解。他是我国政府授予“白求恩式的国际共产注意者”阳早、寒春夫妇的长子,对两位专家和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极为熟悉。
活动伊始,支部全体党员在中国农机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首先观看了记录阳早、寒春夫妇传奇人生与卓越贡献的珍贵纪录片。影片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影像,真实再现了这两位国际友人如何怀揣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毅然放弃本国优越的生活条件,远渡重洋,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将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事业,特别是畜牧业机械化与奶牛饲养技术的革新。党员们被影片中本为杰出核物理学家的寒春,却拒绝在美国研究核武器,将自己的专业支持转化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纯粹精神所感染。他们夫妇二人克服艰难困苦,深入牧场田间,潜心研究,刻苦攻关的身影,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
观影结束后,阳和平教授亲自带领支部党员参观了其父母生平事迹展览。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素的实物遗存、一份份详实的技术手稿,勾勒出阳早、寒春夫妇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阳和平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父母言传身教,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展览背后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讲到,父母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朴素信念和对信仰的坚持,将西方科技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延安与百姓一起开展生产建设;他们扎根西北牧场,改良当地牛种、推广机械化养殖;他们辗转北京,投入巨大心血,从零开始设计并建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机械化奶牛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他们不仅引进了先进的饲养管理理念和技术,更将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事。阳和平教授特别提到,父母一生生活简朴,反对因为自己是外国专家而被特殊照顾,却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事业无限忠诚。党员们跟随阳和平教授参观两位老人的故居,家中陈设简单,最珍贵的“财富”是满屋的书籍、整齐的工作笔记图纸和用于开发设备的各种劳动工具。这种超越国界、超越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以及将个人理想融入改造世界的崇高境界,令全体党员深受触动、深受教育。
随后,支部党员在阳和平教授和中国农机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由阳早、寒春夫妇参与奠基并倾注大量心血的现代化奶牛养殖试验基地。当年由两位老人亲手设计、参与建造的设施,很多至今仍在繁忙的运转,其所奠定的科学养殖基础、严谨务实作风和开拓创新精神仍在传承发扬。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阳早、寒春等老一辈国际友人和科技工作者创业之艰、贡献之巨。
参观学习过程中,支部党员们围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阳早、寒春夫妇身上所体现出的纯粹信仰、无私奉献、严谨求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跨国情谊的佳话,更是对理想信念力量的最佳诠释。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以阳早、寒春等先进模范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与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立足本职岗位,将学习感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为增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供稿:刘烨
一审:杨进
二审: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