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的四大慢病重大项目“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项目承担与参与单位相关领导、专家指导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及项目骨干等80余位代表参会。启动会由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医三院副院长唐熠达主持。

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相关领导致辞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邓锐副处长与北医三院科研处闫丽盈处长分别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承诺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管理要求,全力做好支撑保障,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并预祝项目研究顺利实施、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为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颁发聘书
项目组特邀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担任项目总顾问,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担任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并邀请全国心力衰竭临床研究和前沿交叉等相关领域的十余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为项目实施提供权威指导。

心衰全病程协作网络成立仪式
作为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医三院牵头,联合北京安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十六家单位共同打造建设的“心衰全病程管理协作网络”于当日正式成立。该多中心协作网络建立旨在打通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长期随访管理的全病程管理链条,推动心力衰竭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同质化与智能化发展。与会领导及各分中心负责人(或相关代表)共同参加了成立仪式和项目启动活动。

项目和课题负责人汇报研究设计
随后,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唐熠达教授系统介绍了项目总体设计、课题分解、预期成果与协同机制。课题负责人、北医三院花欣炜研究员、北京安贞医院孙艺红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然尊教授分别介绍了所承担课题的研究设计。北京中乐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刘红梅就科技部四大慢病重大专项财务审计要点作专题解读。

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对项目汇报进行点评和指导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对项目总体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创新性突出、研究基础扎实、实施方案可行。同时,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课题之间的衔接与资源整合,突出多学科协作体系在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疾病负担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各参与单位将严格按照计划推进项目执行与管理,协同发力,持续提升研究质量与效率,力争推动我国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精准诊疗体系和标准化路径的制定,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四大慢病重大项目——“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联合北京安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8家国内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项目以“防—筛—诊—治—康”为核心理念,融合影像与多组学等多模态数据,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实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同时,项目将构建覆盖多学科的分级管理体系,以期共同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