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新闻
2025年3月4日、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骨科主任医师刘忠军教授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参会,分别提交了议案、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两会期间,刘忠军代表和乔杰委员分别就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献血法中无偿献血年龄的修订、营造生育友好环境、高龄孕产妇医疗监测、做好医学顶层设计和构建高效协同科普服务体系等热点话题接受媒体采访。...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齐聚一堂共谋发展。2025年2月15日至16日,北医三院召开2025年医院工作研讨暨中层干部培训会。会场大会邀请了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研究员洪申达。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院长付卫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院区党政领导,医院相关委员会专家、...
2024年12月6日,由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江东教授牵头,运动医学科、骨科、放射科组成的医学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黄迪教授牵头的人工智能团队共同申请的“面向关节疾病个性化诊疗决策的临床可解释多模态基础模型”正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疾病智慧诊疗专项项目。随着我国运动人口激增和人口老龄化,运动损伤和关节疾病高发。关节的结构复杂,病种多,对医生的经验要求很高,容易误诊漏诊,造成严重后遗症。作为中国奥委会唯一指定的国家队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
最新医讯
2025年3月28日,一位年近70岁的长者,在孩子出院时紧紧握住侯小飞主任医师的手激动地说:“侯医生,真是太感谢您了!是您救了我们一家子!”这位长者是一对刚刚完成跨血型ABO不相容肾脏移植手术兄弟俩的父亲。据了解,这是北医三院首例跨血型ABO不相容肾脏移植手术,该手术不仅是一次医学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医患携手、共克难关的生命奇迹。七年病史未重视发展成尿毒症,患者饱受折磨7年前,34岁的弟弟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肌酐升高,超过了200μ...
2025年3月24日,在出院临别之际,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术后的患者家属再三向北医三院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老人术后恢复得特别好,能叫出自己孩子的名字,还能记得上一顿吃了什么,非常感谢您们,感谢北医三院!”这与刚来就诊时,家属紧张忐忑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了解,这是北医三院完成的首例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时间回到两年前,年近八旬的王老先生频繁出现“糊涂”现象,爱忘事、爱发脾气,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2025年3月底,当术后复查的老李再次来到北医三院普通外科时,他和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满含感激地说道:“特别感谢三院所有的医护人员,要不是你们,我今天不定什么样子呢,太谢谢你们了!”半年多前,57岁的老李在检查中发现了颈部肿物,但因肿物不痛不痒,老李便没有重视。近半年来,老李颈部的肿物越来越大,一家医院为他进行了左侧颈部肿物活检,结果显示为左侧高级别甲状腺髓样癌。PET-CT检查显示,老李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
“原以为需要外科开刀或微创治疗,没想到这次手术创伤竟然这样小,而且皮肤上没有伤口,真是太感谢您们了。”纵膈肿物患者余女士(化名)出院前激动地向消化科张超主任医师及其团队表示感谢。据了解,这是消化科完成的医院首例经自然腔道(食管)建立黏膜下隧道精准切除后纵膈肿物内镜手术,实现了“体表零切口”治疗。今年25岁的余女士,体检时发现后纵膈存在直径约3厘米的肿物,紧邻食管及纵膈大血管。若肿物持续增大,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导致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4月2日第12版,近日,北京大学生殖医学中心乔杰、袁鹏、闫丽盈、魏瑗等从多维度揭示了其中的机制,为克氏综合征患者不育的发病机制及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
——【中工网】3月26日,近日,北医三院门诊部副主任雷祎介绍,为简化就医流程,解决居民在大医院挂号难、排队久、往返折腾的难题,北医三院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互联网医院对接点,通过“云诊室”搭建起居民就医绿色通道。日前,北医三院拓展互联网医院“云诊室”功能,在全市率先建立了14个互联网医院社区对接点。周边居民在社区就能预约北医三院的检查服务,省去了往返大医院挂号、开单、付费的折腾。专家远程出报告、线上家医签约、...
——【人民网】3月28日,3月2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袁鹏、闫丽盈、魏瑗团队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研究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它们具体都实现了哪些突破,这些突破又意味着什么?1.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月球正面和背面火山岩的分布差异极大,...
——【健康报】4月1日头版,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授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326个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326个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马迎民等749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