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携Protein Cell期刊联合举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医工、新技术在当代医学领域研究的应用与进展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通知
本课程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承办。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下设中心实验室和生物样本库,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要的临床医学基础科研平台,现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样本库以及医工交叉七个专业平台,专职科研和技术人员54人,其中正高及副高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职工36人。课程依托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优质师资力量,同时聘请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担任主讲教师。中心授课教师团队近5年共有20余人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50余项科研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为了及时介绍新医工、新技术在当代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工交叉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学习平台,并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优势教学与科研资源,中心特举办202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暨暑期学校项目。本次暑期学校活动采取线下讲座与实操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同时携手Protein Cell期刊联合举办,为大家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指导。
时间与地点
2025年8月11日-8月1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天工大厦C座321。
招生对象及招生人数
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适当考虑高年级本科生。招生规模为线下50人。
报名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
请有意申请的学员填写附件中的电子版报名表,表格中导师签字处需有导师的电子签章或签字,将扫描件以“2025年暑期学校+所在单位+姓名+报名材料”命名,发送至:biohuoxiao@163.com
材料审核及录取
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对申请人材料进行评估和筛选,经审核通过后确认为有效报名。按照报名先后顺序,遴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员,达到人数上限后自动截止,并通过邮件通知入选暑期学校的人员。
课程设置
本期暑期学校为期5天,每天安排6-8学时学习内容,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研究生掌握医工交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重点聚焦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创新实践,包括但不限于全光谱流式检测、高通量细胞生物学检测及类器官培养技术、以及组织微环境的全景2D和3D分析。课程特别安排国际权威期刊Protein&Cell的资深编辑团队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解析SCI论文插图绘制、图片查重、论文写作及投稿策略,助力学员将科研成果精准对接国际学术舞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不仅能够理解前沿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还将全面了解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同时提升学术论文的国际化表达与发表竞争力。
课程设置如下:
1.专家论坛:
l 第一部分:围绕医工交叉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医学需求驱动下的工程技术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l 第二部分:重磅邀请国际权威期刊Protein&Cell的资深编辑团队,结合其多年审稿与编辑经验,从论文写作及投稿策略、图片查重、SCI论文插图绘制,系统解析如何撰写符合国际顶级期刊标准的高质量论文。
2.全光谱流式检测技术及其在免疫细胞分型和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本模块围绕全光谱流式检测技术及其在免疫细胞分型与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l 第一部分: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涵盖其如何通过扩展荧光光谱检测范围实现多色标记的高精度分辨;
l 第二部分:讲解样品的准备与检测流程,涉及样本处理、染色方法及上机检测的关键操作;
l 第三部分:系统阐述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多维数据解析和细胞亚群识别的常用工具与策略;
l 第四部分: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全光谱流式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
3.高通量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本模块围绕高通量分子细胞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实操,课程重点介绍三种高通量、高灵敏度实验平台在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l 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 Operetta CLS,讲解其在细胞形态、功能及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多参数图像采集与分析能力;
l 实时活细胞成像和分析系统,探讨其在动态监测细胞行为、增殖、迁移及药物反应中的应用;
l 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 Seahorse XFe96,介绍其对细胞线粒体呼吸和糖酵解功能的实时检测原理与操作流程。
4. 类器官培养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本模块介绍类器官培养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在基础研究与药物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l 3D细胞模型的总体概念与发展现状,探讨其相较于传统2D培养模型的优势;
l 器官芯片的基本原理、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展示其在模拟人体器官功能与药物代谢方面的前沿价值;
l 类器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疾病建模、个体化医疗和毒性评估等内容;
l 以Emulate结肠癌器官芯片的制备流程为例,深入解析器官芯片从设计到功能评估的关键步骤。
5. 医工交叉新技术:本模块聚焦于医工交叉新技术,旨在探索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融合带来的创新解决方案。
l 用于原位组织工程的生物新材料: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材料,在支持组织再生和修复等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与挑战。
l 诊疗药物靶向递送新系统:设计智能载体实现对药物释放位置、时间及速率的精确控制,及其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6. 多组学分析方法:本模块介绍多组学分析的全面理论基础与实用技能。
l 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思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获取、质量控制、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以及功能富集分析等关键步骤,以及如何从海量的测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l 生物信息学分析常用工具:介绍多种软件工具的实际操作技能,高效处理和分析复杂的生物数据。
7. 组织微环境全景2D和3D分析:本课程聚焦组织微环境全景2D与3D分析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从样本制备到结果解读的全流程。
l 基于TSA技术的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多光谱成像及组织微环境全景分析:内容涵盖检测方案的设计、染色实验操作流程、图像采集方法,以及利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多维图像处理、细胞定位与微环境分析,并指导如何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生物学意义的解读。
l 组织透明化处理与光片成像技术:包括不同透明化方案的选择依据与样本制备技巧,光片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图像获取策略,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与三维结构重建方法,科学解释所获得的三维组织信息。
注意事项
本期暑期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研究生暑期学校参加者应自觉遵守举办单位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遵从研究生暑期学校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不得从事与暑期学校无关的任何活动。
咨询方式
联系人:霍霄
咨询电话:010-82267716
Email:biohuoxiao@163.com
网址:https://www.puh3.net.cn/zx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