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上午,由海淀区远程心电诊疗指导中心主办、北医三院承办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暨海淀区心血管内科质控中心培训远程心电专题在北医三院举行。

会场
本次培训班以“看得懂、用得上、转得出——动态心电图在基层的应用实践”为主题,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能力,推动区域心电诊疗网络建设,助力实现“基层检查、三甲诊断、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

领导致辞
在开班仪式上,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崔鸣表示,无创心电是心血管内科的重要亚专业方向,远程心电技术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心血管疾病筛查能力,更通过“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方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务处副处长徐昕晔介绍,海淀区远程心电诊疗指导中心运行10个月来,已有30余家医疗机构加入该,不仅体现了远程心电诊疗服务在基层的广泛需求,也反映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对北医三院专业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心血管内科电生理专科主任刘书旺强调,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心脏病诊断至关重要,北医三院智慧心电中心依托专业团队确保诊断质量,为基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心电诊断支持。

专家授课
在专家授课环节,心血管内科马媛详细介绍了海淀区远程心电诊疗指导中心的发展情况。刘书旺系统梳理了房颤患者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曾辉解析了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起搏器植入适应症。赵威探讨了如何通过心电监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全科医学科刘青分享了动态心电图在全科医学中的临床价值。

唐熠达讲话
唐熠达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远程心电诊疗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他鼓励学员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贡献力量。
来自海淀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15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并在考试环节全部获得满分,展现了大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未来,海淀区远程心电诊疗指导中心将持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优化远程心电诊疗服务体系,助力构建高效、协同、可持续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网络。同时,继续依托北医三院的技术优势,加强与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合作,打造一支专业的基层心电人才队伍,为推进健康海淀、健康北京建设贡献力量。

参会人员会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