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医疗 > 罕见病诊疗 > 正文

多系统萎缩诊疗团队

作者:罕见病诊治中心 来自: 时间:2025-04-02 文章点击率:
牵头科室 神经内科 牵头人 顾卫红
包含科室 擅长领域

团队名称:多系统萎缩诊疗团队

牵头人科室:神经内科

牵头人:顾卫红

执行秘书:田丹阳 付佳钰


一、病种简介: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类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群,发病率约0.6/10 万人,涉及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泌尿、呼吸等多个系统功能损害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明确,病理学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α-共核蛋白阳性包涵体。MSA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和帕金森综合征,基于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临床诊断,主要分为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和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综合征型(MSA-P),患者首发症状以其中一种表现为主,在疾病中后期多为两种表型的叠加。2022年最新版MSA诊断标准分为四个诊断等级:神经病理诊断、临床诊断、临床很可能诊断和可能前驱期。由于MSA的症状与其他多种疾病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包括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等,需要谨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目前MSA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通过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患者就诊罕见病诊疗团队需满足的条件

适应症:既往诊断多系统萎缩,散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三、团队简介:

多系统萎缩诊治团队由神经内科顾卫红教授牵头,集合放射科、康复医学科、风湿免疫科、临床营养科、药剂科、中医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相关专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本院多学科诊疗优势,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精准诊疗、个体化康复营养支持、全病程管理,基于药物研发成果开展临床试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团队主要诊疗服务内容包括:

1. 神经内科、免疫科和放射科会诊,提高MSA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和效率。

2. 从药物、康复、营养、中医、呼吸、循环等多方面对MSA患者进行干预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四、专家团队

 

 


1. 神经内科:顾卫红、傅瑜、孙阿萍、李小刚、王丽平、刘娜、马新然、付佳钰、田丹阳

2. 放射科:曾祥柱

3. 心血管内科:李蕾

4. 康复科:张娜

5. 临床营养科:王琛

6. 中医科:王春勇

7. 风湿免疫科:赵金霞

8. 药剂科:易湛苗

9. 消化内科:姚炜

10. 泌尿外科:邓绍晖


五、罕见病诊疗团队就诊流程

1.患者可在任一团队成员门诊就诊,医生根据病情启动会诊预约;患者亦可至会诊中心申请评估,预约会诊。会诊中心地点:门诊楼一层服务中心7号窗口。

2.患者需要携带的检验检查资料:如血压心律监测结果、既往化验检查、核磁共振等影像等,以减少患者因检查检验不齐,造成无效或低效会诊。

3.会诊中心工作人员核对、整理相关病历资料,并告知患者具体门诊的时间和地点。

4.诊疗团队联络人负责询问患者病史,采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并负责向门诊专家介绍病情,经多学科医师团队讨论后做出诊疗决策,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就诊结果


六、团队专家个人出诊信息

为方便患者更精确分诊,在不明确疾病诊断前,可先至团队专家门诊就诊,由专家预约罕见病诊疗团队会诊。团队专家个人出诊信息供参考,请以实际出停诊信息为准。

科室

姓名

专家职称

出诊时间

神经内科

顾卫红

研究员、教授

特需门诊(本部):周日下午

神经内科

傅瑜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本部每周四上午、北方院区每周一下午;特需门诊(本部):每周一上午;国疗门诊(本部):每周四下午;

神经内科

孙阿萍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本部):每周二下午、每周三下午、每周四上午、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本部):每周五下午;国疗门诊(本部):每周三上午

神经内科

李小刚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本部):每周一下午、每周四上午;特需门诊(本部):每周三上午;国疗门诊(本部):每周四下午;

神经内科

王丽平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本部):每周二上午;特需门诊(本部):每周四上午、每周日上午;国疗门诊(本部):每周一上午

神经内科

刘娜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本部):每周四下午、每周五上午

七、注意事项

1)团队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点-5点

2)团队门诊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本部(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门诊楼5层102诊区5106会诊室

3)门诊收费标准:1200元(自费)

八、关键词: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