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链接:http://tv.cntv.cn/video/C10606/b3dbb5ec44a9478f8ab41655e5784ff5
主持人 冀玉华:“走健康之路,过健康生活,欢迎大家收看由无限极健康食品独家冠名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我是冀玉华。现在咱们已经进入到了高科技的电子时代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那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个问题几乎和我们每一位都是密切相关的,那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一个视频。所以很多朋友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视频之后真的是吓得不得了,说手机真的是好可怕,都能把玉米变成爆米花,这是多大的一种能量啊。那今天呢,我们也请到了相关的专家来跟我们说一说生活当中存在着哪些会危害到我们身体当中的辐射,让我们掌声欢迎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金垣主任,欢迎赵主任,您好赵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你好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
主持人 冀玉华:“相信这个视频您也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个您看完之后会特别担心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还没有这么大威力的手机能够爆米花。”
主持人 冀玉华:“那为什么在视频上我们看到的确实是让玉米变成爆米花了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这可能是一个广告,商业广告吧。但是手机是有辐射的,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然后你加了一个外部的磁场它会扰乱我们的磁场,所以你看你经常使用手机,抱着手机不放的人,他就容易得神经衰弱,睡不好,或者脾气有改变,或者有心慌或者其他的感觉。还有一种呢它是热效应,热效应就是离它越近的地方,它会加热它会加热,尽管这个热我们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我们的机体、我们的细胞、我们组织是很敏感的,你老是加热它将来就会出问题,我们拿手机怎么拿呢?都这么拿。”
主持人 冀玉华:“对,离脑袋是最近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脑子里面除了蛋白质之外,70%是水。这个水最经不住电磁波的攻击的,一会儿你要是稍微大一点儿,它能开。当然我们用的这个手机的强度不会这么大,让你脑子里水都开锅了,不会的。但是我们脑子的细胞要保持一个正常的活动,它一定要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假使你反复的给它加热,它将来会有变化的,所以现在国际的癌症组织已经宣布了,手机的辐射可能是癌瘤的,就是我们脑瘤的一个重要的病因。”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这个的确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生活,个人的健康的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待会儿要慢慢给大家介绍,我们应该怎么样尽量的避免这样的辐射对我们带来的伤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好的。”
主持人 冀玉华:“辛苦您赵主任,请先落座。其实您刚才说完,这个手机确实是对我们的大脑带来了伤害。但是我们现在又不能离开手机,所以这种矛盾怎么去解决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假使你能够注意防护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一次打的时间一次打5分钟就完了,跟一次打30分钟,那你接受的辐射量显然不同。”
嘉宾 蔡紫:“那怎么可能,根本打不完,很多就是恋爱中的宝贝都有这种感受,就是特别是异地,或者是说什么的时候,我跟你说两个小时是起码的。”
嘉宾 连旭:“我打过一个小时的,做一肉菜不会做,那边打电话告诉我,大概将近40分钟得给我说明白了。”
主持人 冀玉华:“我昨天给我妹妹打电话还打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时间包括一个一次使用的时间,还有你的频度,你放下以后5分钟又来半小时。”
主持人 冀玉华:“也不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过了10分钟又半个小时,那个加在一起就不行,所以尽可能地把频度降下来。”
主持人 冀玉华:“这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还有一个因素是距离防护,就是你离它的辐射源越远,它越安全。现在我们做了很多试验,结果我们发现,假使你测定点离开手机30厘米,那么它的发射强度已经降低了99%。相当于你贴近你耳朵的那个强度的1%只有。所以我推荐我们推荐大家是比较安全地使用手机,最好是用一个是用蓝牙(耳机),还有就是用这个有线。”
主持人 冀玉华:“就是戴着耳机。然后这边插到手机上来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然后你把耳机可以放在桌上,你这个插了,你这个脑就离它很远了,这时候它的辐射对你来讲是微乎其微的。还有一点呢,就是长时间(打)电话最好用台机。”
嘉宾 连旭:“座机。”
嘉宾 蔡子:“用座机。”
主持人 冀玉华:“座机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不用手机打,这样的话也安全。”
主持人 冀玉华:“座机的辐射会相对小一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它不是微波发射,它是有线的。它辐射很弱很弱的。”
主持人 冀玉华:“而且咱们现在都喜欢随身携带手机。”
嘉宾 连旭:“对呀。”
主持人 冀玉华:“连旭,你把手机放哪?”
嘉宾 连旭:“我一般的放在,如果我开车的话,我习惯把手机放在这儿,这个衬衣的这个兜上。然后外面的时候,一般就放在裤兜里,这是不是对我这个男性的肾功能,还有我的心脏功能是不是也有影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这手机贴身放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来电的时候,它会有电磁波出来,您没有接它那时候强度很强,它一直在响。男同胞喜欢放在裤袋里。”
嘉宾 连旭:“裤兜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那裤兜离你哪儿最近呢?”
嘉宾 连旭:“生殖系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了,所以我们睾丸的发育,我们精子的发育也会受它,它经常你老放这儿,一年四季老是这个,你精子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女同志也是,我们女同胞放这儿离你哪儿近啊?”
“子宫啊,卵巢啊都很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卵巢,子宫倒是大了,卵巢卵子的发育会受影响。”
嘉宾 蔡紫:“突然想到一个其实很严肃的话题,就我们成年人可能还稍微好一点,现在小朋友接触手机、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是越来越低龄化。”
主持人 冀玉华:“我小外甥女就是,她今年才3岁半刚上幼儿园,她玩手机比她妈妈玩得还厉害,然后我另外一个小外甥女6岁多了,就整天离不开手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你说这个事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够宣传这个事。我们这个发育因为手机主要是靠耳朵听的,离他头远一点比较好,因为我们中枢神经系统就在脑瓜里边,你老是用外界的磁场外界的电磁波去刺激它,小孩他的神经系统就发育不好。”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咱们就掌握一个年龄段。那咱们得看看,孩子长到多大的时候,您是作为家长,可以给他配一手机了。那相对来说呢,在这个年龄段以下,小朋友用起来的话就不太安全,有可能手机辐射会对小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问题。那您知道吗?小孩子几岁开始用手机是最好的。是8岁、12岁还是16岁。请大家先来做出判断。”
嘉宾 连旭:“我看了看这个8岁基本上就是小学,12岁是初中,16岁基本上就是高中了,我觉得初中就差不多了吧。当然我使用手机比较晚,因为我们小时候条件都不好,我都恨不得26(岁)才有手机。”
嘉宾 蔡紫:“我选16岁,我觉得还是越晚越好。”
主持人 冀玉华:“咱们看看大家的判断如何?我们看现场的观众朋友们觉得小孩几岁玩手机才可以呢?绝大多数观众选择的都是好吧,16岁。”
嘉宾 蔡紫:“希望最好。”
主持人 冀玉华:“越晚越好。那我们看看专家推荐给大家的年龄段也是在16岁。这个时候才应该给孩子们用手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因为手机主要是我们担心它对我们的中枢神经有影响,一般来讲呢,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就脑的发育12岁基本完善了。但是整个神经系统要成熟,像我们成人一样完全成熟,要20岁。”
主持人 冀玉华:“那么久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所以您刚才说的对,就使用手机对青少年来讲越晚越好。20岁以后才比较安全。但是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你到12岁你要不给他买手机,他就要跟你闹了。”
嘉宾 蔡紫:“因为周围同学都在用,然后大家也是用那个,因为我们信息化社会,小孩子也是都是用电话、手机来联系对方。一聊天,讲作业啊,说点老师同学的事,学校的事就要说一个多小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小孩挂一个东西放这儿,大家注意,我们这个地方是个胸腺所在地,我们叫胸腺,胸腺里边产生我们T淋巴细胞的,T淋巴细胞是我们身体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胞免疫,它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的。然后你等于老是,它出来的淋巴细胞你就干扰它,最后要是出来一个异常的淋巴细胞(怎么办)。”
嘉宾 蔡紫:“想到一个拿手机的很好的方法,因为都不能贴身嘛,那像遛狗一样牵在后面,然后每天都拖着走。”
主持人 冀玉华:“或者放包里面,就是我们背的那个挎包会不会安全一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反正尽可能距离远一点。”
主持人 冀玉华:“那您知道吗?还有哪些方面咱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我们听听何嘉博士的介绍。”
医学博士 何嘉:“好的小冀。那今天呢我们请来了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小吴工程师,小吴您好。”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你好。”
医学博士 何嘉:“小吴给我们带来了他专业的检测仪器,我们要不这样,我们先来测一测在静息状态下,在安静静止的状态下。”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就是待机的状况下。”
医学博士 何嘉:”待机状态下它这个磁场。“小吴的这个手机感觉好象挺好的,跟正常状态差不多。基本上是接近于自然界当中的磁场的强度。来看看我的。我的也差不多,现在这个数值都是小于1的,说明都是比较好的状态。”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没错,国家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有一个是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要求是要小于12伏每米。”
医学博士 何嘉:“小于12。也就是说超过12就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了。”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没错。”
医学博士 何嘉:“那么现在我们看到刚才的这两个手机呢,他们都是小于1的,0.5左右,所以应该说待机状态都是安全的。”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安全的。”
医学博士 何嘉:“好的,那现在这样,我们接通好不好?”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好。”
医学博士 何嘉:“来试一试,这样您给我打电话吧。”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实际上拨号的时候已经就是2点多了。”
医学博士 何嘉:“拨号的时候这个数值就已经高起来了。”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还没有接只是通了。”
医学博士 何嘉:“就是振铃的状态,就已经高达七了。”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大的一个。”
医学博士 何嘉:“这是拨出方比较大的。”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对没错。”
医学博士 何嘉:“那现在来看一看我的接收方呢?这是我的手机,我的手机怎么会这么强的磁场,这个磁场已经完全超过了我们说的12的数值得了。”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确实是这样。”
医学博士 何嘉:“那也就是说,现在其实我应该不能够现在就拿到耳朵边上来,就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尤其是对大脑。”
医学博士 何嘉:“明白了。所以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在远离它,现在我点一点接听,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数值有没有变化,接通之后也是数值要略低一些。比刚才低一些。”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是。”
医学博士 何嘉:“我明白了,那也就是说这就是提示我们在拨打电话的时候,那么也要注意,就是在响铃的时候。”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就是避开这个响铃的这个阶段,尤其是拨出方,一般我们习惯拨完号以后就放在耳边,这个时候,尤其是当对方拨通了以后,这个时候的辐射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好等他那边接听了,然后咱们这边手机其实也会有显示,接听以后有状态发生变化,开始计时了您再开始。”
医学博士 何嘉:“就是比如我可以拿着免提,按着免提等到对方接通了再拿起来。”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那样就可能更安全了。”
医学博士 何嘉:“这样就安全一些。谢谢小吴给我们的检测。”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吴裔骞:“谢谢主持人。”
医学博士 何嘉:“小冀。”
主持人 冀玉华:“好的,谢谢何嘉博士,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提醒,希望大家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能够注意。其实现在咱们说,就是每个人除了使用就是网络,大的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信号之外,我们现在自己还习惯在家里面或者是办公室里面设一个无线的网络,英文名叫WIFI。好多人都会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信号好。那个东西会不会对我们身体带来辐射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我们就说这种WIFI,家用的WIFI辐射强度很低,家用的WIFI它是一个技术,一个是射频技术,它数字控制的,所以它的功率(小)。但是效率很高。但是你距离近来也许不行啊,所以最好这个,你家里装这个,离我们这个活动区稍微远一点。”
主持人 冀玉华:“多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1米左右。1米,2米就可以了,1米就可以,1米之外,最好不要放在床头,你床头柜上放一这个,你就睡在这儿,你头就贴着它那就不好了。1米之外方法在角落里,或者人去的少的地方就可以。”
主持人 冀玉华:“其实对于很多朋友们来说,最担心的或者说辐射最大的我们觉得就是手机的发射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在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基本上500米之内肯定有一个基站。所以你才很方便啊,它基站多了你是有辐射。但是这个基站的辐射强度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它一个基站的辐射强度大概相当于我们不到10个手机的辐射强度,它不是我们想象这么强的。那个基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那个手机离这个手机的基站越近,他功率越小。比如说你在200米,你离基站200米你打手机的时候,它是0.1比如说这个强度,离700米了,假设你这个在我们的边缘地方,它没有这么密的基站了,700米之外才有,它的发射强度增加了10倍。”
嘉宾 蔡紫:“所以越近越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所以说你这个基站密一些,实际上对我们这个发射强度还是有一定的降低。一个是方便了,第二它把我们手机所发射强度给降下来了。”
主持人 冀玉华:“那离基越近也就意味着手机对我们的脑子和身体的辐射伤害是越小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的,因为你发射的强度就小了下来。”
嘉宾 蔡紫:“但是您看,除了那个基站还有就是那种高压线,高压线到底有没有辐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赵金垣:“高压线肯定是有辐射的,因为它有高压电流经过嘛,所以有高压电流经过的时候会有磁场的改变,所以它有电磁辐射是肯定的。它里边电磁波辐射经过高压地方走掉了,它主要是磁场辐射,这磁场辐射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就可以了,所以一般的10万伏的,我们有10米的防护距离,那就很安全了,10米外就很安全了。磁场实际上我们现在我们在这儿,我们都外界磁场在影响我们,我们宇宙就有磁场。所以这个磁场,10米以外的话,它对你的影响就是很少了微乎其微了。假使超过高压的25万伏的,那我们的防护距离米,25米以外它磁场对你影响就很少了,所以没有一个人说,我站在高压线低下以后头晕过去了,大家有没有,没有,你感觉不出来的。”
主持人 冀玉华:“我们来看看下一个问题,我们看哪一种电器使用不当的,最易造成辐射的伤害?电热毯、微波炉还是吹风机,请大家先来作出判断。”
嘉宾 蔡紫:“我记得吹风机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所以我选吹风机,他说其实吹风机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家用电器,但其实辐射量特别大。”
主持人 冀玉华:“那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判断。我们现场的观众们觉得电热毯和吹风机这两样家用电器很有可能会造成新的辐射伤害,那我们看看到底哪个更危险一些呢?”